斐一班和易茗现在做的,实际上是非常基础的保护性修复。
唯一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地保留易家祠堂原来还剩下的那些框架。
包括外部和内部的。
不如修屋顶的时候,虽然不能把屋顶还原的和完整时期的一模一样。
但不会因为那个浮凋或者别的什么细节坏掉了,就把整个浮凋或者整片瓦都换掉。
斐一班在外墙上弄的那些和白茶有关的图解,也都是可以无损卸掉的。
不会对原来的墙面行程破坏。
里面也是,每一块地砖,每一条横梁,每一根栏杆,都尽量保留原来的。
白石红墙琉璃瓦,骑楼走廊绿栏杆。
尽可能多和尽量,这样的词语,是和能力还有经济实力紧密连接的。
再怎么努力,新添加的东西,肯定是现时代的。
和真正意义上的修旧如旧,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Abu的提议,等于是想要和斐一班一起,把易家祠堂给保护起来。
易家祠堂如果真有好要做到【修旧如旧】,就得要用祠堂建造起来的那个时代的砖瓦和工艺。
工艺或许还能找到传承人,那个年代的白石红墙琉璃瓦,早都已经是古董级别的东西了。
得找那种同一时期,用了同样的材料,但已经彻底没有办法修复、或者确定要拆掉的建筑剩下的“边角料”。
作为私人建筑,这种程度的修复的代价和难度都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斐厂长出事之前,像斐一班这样的锁厂富二代,也是很难有能力完成这种程度的修复的。
这绝对不是一两年零花钱,能够解决的事情。
Abu这种级别的殿堂级富不知道第多少袋,如果出手的话,搞不好还真有修旧如旧的可能。
Abu对建筑,尤其是古建筑,有着极高的痴迷程度。
恨不得每天住在里面研究。
他是真的做得出来,买古董砖拿来修补这种程度的事情。
之所以【修旧如旧】后面还要带一个【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不一定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修复材料。
欧洲和中东的很多古建筑,Abu都长住在里面研究过。
他还在BJ颐和安缦一住就是一个月。
为的就是感受一下乾隆年间,中国宫廷建筑的魅力。
但酒店,总归是被设计过的。
就算是在古建筑的基础上做的改造,始终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尤其是排水系统一类的,要多现代有多现代。
完全不符合他对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的孜孜以求。
如果不是每天都能通过私家后门去颐和园里面,看看那些货真价实的宫廷古建筑。
Abu在颐和安美最多待一个星期就走了,也不会有后面,那许许多多的事情。
Abu想在易家古厝找一个房间,在里面住上两个月,顺便把剑桥的学位论文给写完。
然后再开启找第二个老婆的人生阶段。
Abu至今单身,他一开始就找第二个老婆的原因,是第一个必须是联姻。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么他就会失去很多东西的继承权。
当然,就算Abu真的爱美人不爱江山,一生只准备娶一个真爱的人。
对于普通人,或者像曾经的斐一班那种级别的富二代来说,也一样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斐一班没有立马答应。
他连易家村的户口都还没有。
即便有个斐大仙的身份加持,始终也还是个外人。
Abu要说想要住在别的地方,斐一班说不定还能擅自拍板。
可他想要长住的地方是易家祠堂。
虽然废弃多年,已经没有了祭祀的功能。
修复好了之后,易家村的人,肯定会把重要的聚会,重新弄回到祠堂。
在这种情况下,里面住着一个外国人,就比一般的【外人】还要夸张。
最近这段时间,易家村的留守老人们,越来越多地给自己的子女打电话。
见证过斐大仙“神力”的老人们,对易家村的变化赞不绝口,一个个的都在电话里说,与其在外面打工,不如回来跟着斐大仙混。
没有被斐大仙震慑过的这些因为贫穷才离开易家村的人,并没有几个会因为这样的电话,就信以为真。
易家村的发展,从要修建水泥厂开始,已经狼来了太多次。
好不容易在外面找到工作、站稳脚跟的人,不可能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电话就回来。
……
Abu想要住在易家祠堂的事情,朝着一个点超出斐一班预料的方向发展。
斐一班才刚和易存章提起这件事情。
完全都没有说Abu是个什么情况,如果来的话能改易家祠堂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就仅仅只是说了一句:“村长,我有个朋友想要在易家祠堂的古厝里面,住上一段时间。”
易存章整个人就激动地难以自已:“太好了呀,果然是我们一家村的斐大仙啊,那个祠堂哦,除了正厅,全都可以改成民宿啊!”
“呃……民宿?”斐一班一时反应不过来。
现在的村里人,对祠堂的使用,都已经这么随意了吗?
他都做好了和村长谈判、冲破重重阻挠的准备了。
“可不是吗!”易存章兴奋之中带着点气愤地说:“綦家村有【妈妈鸭】,徐家村有【爸爸果园】,每到周末,都有很多人来玩,就易家村什么都没有。我们都有斐大仙了,哪能事实都落人后。”
易存章说出口的是这些,还有没办法直接挑明的。
斐大仙毕竟不是真的归属易家村,等到那天斐大仙走了,如果易家村之魂再有什么变故,总不能再回去走之前一穷二白的老路。
有个民宿这样的“实业”,他这个村长的心里,也会安定很多。
说不定还能功成身退,做一个人人夸赞的老村长。
“村长不介意易家祠堂有外人住?”斐一班有点疑惑,这和他对祠堂的了解有点不太一样。
“我们这儿的古厝,本来就是住人的啊。易家祠堂一直以来,也都是三位一体的,族人在古厝居住,小孩在古厝念书,只有遇到特殊的日子,才会让古厝,变成宗庙和祠堂。”
易家祠堂,和传统意义上的祠堂,不太一样。
“我朋友是个外国人。”斐一班介绍了一下更为具体的情况。
“那有什么呀!我们易家村的茗娃子,接待一个外国游客有什么问题。悄悄告诉你,我们茗娃子可是在京城开过可大可大的游玩公社的。”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