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早就已经在南洋安插了探子,他们东印度公司每出一次事情,朕就让人把这个消息大肆宣扬。”
“一次两次的,对于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太大影响,南洋那些海盗头子还有武装商船的首领,都是在海上讨生活的,知道这样的事情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觉得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要是出现了五六次,七八次了呢?”
徐光启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看着朱由校,终于明白了这个事情到底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的,他甚至还能推演到朱由校后面所做的事情。
他之前也了解过股票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东印度公司其实实力还是很雄厚的,但朱由校派出探子到处宣扬沉船事故,伪造成东印度公司快要倒闭了的样子,导致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也越来也不受欢迎。
朱由校那边的声音,又幽幽地传来了,“这世间的道理嘛,都是一样的,归纳起来就那么两个字,人性!”
“跟你所说的谷贱伤农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谷子多了,就卖不出价钱?”
“因为当谷子多了之后,价格高低就控制在粮商的手里了,你不卖,自然有人卖,因此便就伤农了。”
“这股票也是一样,这东甚至还不如了解粮食,毕竟粮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掌握在手上那是能用来填饱肚子的,但是股票不行。”
“朕又让人偷偷多次来购买这些东印度公司的股票,然后大肆卖得出去。”
“这市场上的股票越多,拥有股票的人就越恐慌,越喜欢把手里的股票卖出去,就害怕自己成为最后的接盘的人了。”
“结果卖的人越多,价格变越低,加上有几项事故在那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便一蹶不起了。”
“朕用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大量的股票,整个南洋的股票都快要被朕包圆了。”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东印度公司没有那么虚弱,他们今年的利润还很高,比去年足足翻了几倍。”
“徐阁老,你说这样的消息一传出去,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徐光启甚至感觉到浑身发冷,他光是想象,就已经能够想象的这个消息传出去,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陛下对人性的把握,实在是入骨三分,以前东林党还想跟陛下较劲,他们实在是死得不冤啊!
“回禀一下,臣想来,那些海盗的头子和商人,肯定赶紧抢着把股票买回去。”
“但是整个南洋大多数的股票都在陛下你们的手里,他们能买到的股票很少,价格自然十分上扬了。”
“再加上东印度公司有不俗的利润支撑,他们就更加有信心了,所以价格迅速回弹,现在甚至还要超过了之前最高的价格。”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明白这个事情就好了,这也就是在之前,朕跟你说的,一成,两成,三成的利润,朕根本都不放在眼里。”
“因为在如果以那个价格卖出去了,朕简直是对不起天地祖宗啊!”
徐光启也为之前的事情感到有些愧疚。
如果他之前足够相信朱由校的话,他就不会多次上门规劝朱由校,希望朱由校能改变主意,赶紧把那股票卖出去了。”
如果朱由校真的把股票贱卖出去了,那这一次,他们足足亏掉了将近大明七年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