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盎然,万物复苏。
海市的春天总是来的比较晚,但去的很早。
时间来到四月中旬。
这里已经正式入夏了。
只不过早晚温差比较大,往往一大早要穿外套,可到了中午,又是汗流浃背的另一幅面孔。
而与炎炎夏日相比,这样的季节总归是更受欢迎一些的。
一个多月的忙碌。
陈洋今年重点抓的几个生意都陆续步入了正规。
首先是信泽财务。
当时间进入四月份的时候, 客户数量正式突破了300家。
相对来说,也已经达到了基本饱和状态。
因此在贾思宏等人的提议下,信泽财务在海市第一家分公司终于要出现了。
首选地就是静安区西侧的静宁区。
在分公司负责人选方面。
陈洋的中意人是贾思宏。
后者为人处事这一块儿虽然还不太行,可历经好几个月财务公司的工作锻炼,他的专业能力最起码没问题。
财务公司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专业能力。
这也是陈洋信任贾思宏的根本原因。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觉得由贾思宏去当这个先锋比较合适。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可没想到,贾思宏本人却不同意。
他不愿意去。
准确来说。
贾思宏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把分公司给搞起来。
可他就是不愿意去。
即便当分公司负责人的待遇要比继续待在静安区这边更多一些。
大家一时间不明白其中原因。
还是陈洋反应快。
马上就想到了其中缘由。
贾思宏这小子八成是舍不得李佳楠。
他不想离李佳楠太远。
尽管直到现在,他和李佳楠还是普通朋友,从来都没有表露过心意的那种普通朋友,处于绝对的暗恋、单相思状态。
得知这个缘由的陈洋很想笑。
可他又笑不出来。
因为像贾思宏这样的人,在感情方面原本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说他像条舔狗。
可这又何尝不是爱情最初的样子呢。
陈洋尽力去劝贾思宏了,告诉他,两个人能不能在一块儿,距离真的不是最大的阻碍,更何况静宁区距离静安区也不远,开车就是半个小时的路程,贾思宏啥时候想回来就啥时候回来。
可这小子油盐不进,死活不听劝。
说什么也不去,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
对此。
陈洋也没招了。
只好换人。
新的人选是冯世贵。
这小子专业能力不行,甚至来了好几个月了,还不会做账报税。
可他的优点是人际交往,擅长与人打交道,而且跑外勤这方面没得说。
单纯的让他当个分公司负责人,倒也可以,大不了一过去就在静安区那边招几个能力不错的代账会计。
冯世贵倒是没推辞,愿意听从陈洋的安排。
只是有点不自信。
怕自己能力不够, 短时间内不能把分公司给搞起来。
冯世贵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
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纯属野路子。
在信泽财务总公司,上面有陈洋,很多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都由陈洋负责解决,他顶多是执行就行了。
可现在突然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独挑大梁。
确实有点心虚。
“你怕什么,迟早都要挑大梁的,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不是还有我们吗”
陈洋照着冯世贵屁股踢了一脚。
才把这件事给彻底定下来。
按照计划。
等五一劳动节收假起来后。
冯世贵就正式去静宁去扎根了,想办法尽快把静宁分公司给搞起来。
静安总部这边。
马晓会接替冯世贵外勤主管的位置,并且还会再招一个助手。
而实际上。
今年过来,截止目前。
信泽财务一直都在招人。
大大小小300家客户摆在那里,光依靠贾思宏他们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所以在贾思宏的负责下,团队规模一直都在扩大。
新的那几间办公室也陆续都投入了使用。
又雇了一个厨师。
加上厨师在内。
目前信泽财务一共有10个人。
相对来说,算是一个规模比较不错的团队了。
当然。
在代账客户数量饱和以后。
并不意味着信泽财务从此会停止接收业务的步伐。
只不过相对以前。
往后再接收新的客户,他们会格外重视新客户的体量和质量。
以前公司没发展成规模时,他们没得挑,只要有客户那就合作。
可是现在不同了。
一般的体量或者说性价比不高的客户,他们是不会接的。
甚至还会陆续把以前接的那些不太好的客户都给淘汰掉。
绝对的优胜劣汰。
但也谈不上是过河拆桥。
毕竟信泽财务作为静安区最大的财务公司,就是要有一定的高傲和排面。
这就像服装行业的那些名牌。
他们的客户定位本身就不是所有人。
从一开始就做了区分的。
抛开信泽财务的发展。
其次便是被陈洋寄予了重望的吉顺达机械建材销售公司。
自上个月开业至今。
梁建国那边给出的反馈是公司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正按照他们所预计的那个方向在发展。
尤其是信泽财务那些涉油企业客户都挺买陈洋面子的,他们当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和吉顺达存在着业务往来。
陈洋这边也是人精。
他始终秉持着低调发财的原则。
故而从一开始就告诉那些人。
吉顺达并不是他一个人的, 他在吉顺达也只是占据一点股份。
这么说有两个好处。
第一,那些人即便是想问陈洋要优惠,也不会太过分,懂得适可而止。
第二,原本想长时间赊欠设备款的也不太好意思张口了,最起码能少一部分人张口。
他们得知陈洋只是一个股东,就能体谅陈洋的为难之处。
而对陈洋来说。
他这么做。
还有一个隐晦而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不遭人嫉恨。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越是你认识的人,他就越见不得你好,
那些人一旦得知吉顺达是陈洋一个人开的公司。
肯定会眼红。
到时候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离谱的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陈洋干脆说他在吉顺达只拥有一点股份,那些人也就不眼红了。
抛开效益越来越好外。
吉顺达公司的规模同样也在壮大。
因为从一开始。
吉顺达就不是一家只销售石油设备的公司。
它还销售建材。
在这种情况下。
仅仅依靠梁建国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这不,公司开业逐渐走上正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