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争议最大的地方了。”吴研究员说道:“按照黄怀信、唐兰、于省吾、张政琅、徐中舒等先生都做过考证,张政琅先生主张‘岁鼎’与卜辞‘岁卜’毫无关联,‘岁’指的是岁星,即木星,释‘鼎’为‘丁’,转训作‘当’,意为‘岁星当空’;”</P>
“徐中舒先生则认为鼎当读为‘则’。根据为郭忠恕在《佩觽》说的‘古文以贞为鼎,籒文以鼎为则’的解释,徐中舒先生和张政琅先生一样认为‘岁’是岁星,岁则,是岁星在军队正上方的意思。”</P>
“唐兰先生则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越鼎’,即指夺取了鼎。而夺鼎之人,极可能就是获得重奖的右史利。”</P>
“锤凤年先生同样认为这两个字不是‘岁鼎’,他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戍晃’,即征商之师驻扎于此的意思。”</P>
“戚桂宴先生认为‘岁鼎’是岁星当空,表示吉兆,‘岁’即岁星,“鼎”训为当。”</P>
“于省吾、赵诚、黄盛璋、王宇信几位先生等认为这两字应为‘岁贞’,即岁祭时进行贞问。”</P>
“赵诚先生也认为是‘岁贞’二字,不过这里的岁不是岁祭,而是解作‘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贞问这一年的大事’,好像也说的通。”</P>
“这么多种解释呀……”周至觉得中国文字魅力十足,但是也有问题,就是过于简洁,字义过于丰富,就十分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尤其是古文,言简意赅倒还罢了,要是遇到“言简意丰”的时候,那就真是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了:“可是不管怎么说,这里记录牧野大战是发生在甲子日,一日克商的记录倒是和《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淮南子·兵略训》‘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相吻合了……”</P>
“要是真有岁星当空这个天文现象……”周至突然想到中国文史界曾经发生过的一件大事儿:“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没开始吗?”</P>
“啥?有这个工程?”吴研究员问道。</P>
“我觉得是可以试试的。”周至心里砰砰乱跳:“我们蜀大和殷墟联合搞了个甲骨缀合项目,就是将已经发现的甲骨文骨片进行扫描,然后有电脑利用程序对甲骨边缘进行形状检测,找出能够拼合到一起的甲骨,将它们缀合起来,这就能让一些只有零星文字的碎甲拼合成一块具有完整卜辞的整甲,到目前这项工程还在进行,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出版了《甲骨缀合集》,《甲骨缀合续集》,《甲骨缀合三集》三部资料。”</P>
“于此同时,我们还对过去收藏在各地拓片、照片等资料进行了排重,最终将这些资料都存储进了数据库当中,如今正在通过卜辞上记录的信息,争取排出一个《甲骨贞文编年大纲》。”</P>
“这里边要用到许多种方法,比如从刻写规范的时代特征,结字原则的时代,异体字从原始字到变化字的过程等,都是这个编年的线索。”</P>
“而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贞文和卜辞中关于日期的记录,以及某些重要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