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眯眼打量一阵,沉声道:“带他过来!”
忽必烈打量来人时,那人也在打量山上情况,他看见蒙军将士士气低迷,各个模样凄惨,不禁疑惑敌人都这番模样,史相公的攻击为何会受挫。
这时他被蒙军带到忽必烈面前,并不畏惧,而是微笑作揖,“鄙人杜文博,见过殿下!”
忽必烈握紧刀柄,“你此乃何意?赵泰那贼子想羞辱本王吗?”
杜文博摇头,澹澹微笑,“殿下不要激动。鄙人乃史相幕僚,并非为临沂王做说客。”
忽必烈原本以为是赵泰派来的人,正准备一刀砍了,把人头还给赵泰,却不想是史嵩之的人。
一旁杨友闻言,不禁问道:“可是史嵩之,他派你来此,欲意何为?”
杜文博道:“此来正是为了游说殿下!”
“还是做说客!”忽必烈狞笑一声,不过却没发怒,而是沉声道:“本王倒要听一听,你要说什么?若是不能说动本王,本王便借你脑袋一用,好叫蛮子知我决心!”
赵泰依附于郑清之,他和赵葵、赵范都是主战派,现在围住忽必烈,自然是往死里打,就算派使者,也是让他投降。
史嵩之则不同,他是南宋主和派,对于他的使者,忽必烈有兴趣听他说些什么。
杜文博能够成为史嵩之的心腹幕僚,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他拱手一礼,便侃侃而谈,“殿下要杀我,还不容易。只是杀了,这横涧山的三万蒙古勇士,怕也就绝了生路。”
忽必烈大怒,将弯刀抽出半截,“你何人,也敢威胁本王,是本王刀不利呼?”
杜文博被忽必烈吓了一跳,不过他刚才上山观察,蒙军的处境确实糟糕,他相信忽必烈知道自己的来意,定然不会伤害自己,于是便笑道:“殿下不要动怒。我此来乃是奉史相公之意,为殿下指一条生路!如今殿下被困,执意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承认失败,与我朝和谈。如此殿下和蒙军将士,还有机会回到草原。”
让忽必烈放下武器,接受投降,他肯定不干,可如果是和谈,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忽必烈沉默一阵,收刀入鞘,“和谈?”
杜文博道:“不错!就是和谈!如果蒙古能够与我朝议和,答应不再侵犯我大宋疆界,并归还三京给我大宋,史相可以上奏朝廷,礼送殿下和蒙军将士出境。”
忽必烈同察刺等人对视一眼,目光中难掩喜色,他目光露出狡黠,“若是能够礼送本王出境,允许我三万勇士退过淮河,本王可以保证,此后必不南犯。”
杜文博却摇摇头,“这件事殿下说了不算,我这次来是希望殿下修书一封,史相会去派人同贵国大汗谈!”
现在忽必烈被包围,史嵩之虽然主和,但是也不能将忽必烈放走。
忽必烈只是蒙古的一个小王爷,万一放他走了,他不认账,那史嵩之将冒巨大风险。
因此史嵩之要直接同蒙古大汗谈,只有同窝阔台达成协议才有约束力,宋军才能放人。
忽必烈原本想欺骗史嵩之,让南宋放他一马,可听杜文博之言,便知道史嵩之也不是那么好骗,“你们史相公倒是考虑很周全!”
杜文博道:“那殿下之意!”
忽必烈沉吟一阵,“你们史相公的条件太过苛刻,这件事情我需与诸将商议,你且一边等候,本王稍后给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