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一千石……”
大家伙都看呆了。
“李大小姐,这也太多了。”
李曦宝抬高声音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何况现在灾民都在我们高湖,我们生在高湖长在高湖,高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当尽心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高湖人的责任。”
李曦宝这话说出来,在场的人无不露出赞赏的目光。
更有人道:“说起来,还是人家李家像样,不像有些大户人家,没事的时候招摇过市,这会儿都缩起来了。”
“可不咋的,怪不得人家李家才是后起之秀。”
这些话传进李曦宝的耳朵,她默默的听着。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她做了这只出头鸟,不少人会把她当成眼中钉的。
可她不出头没人出头,高湖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李家确实是后起的,早在李家出现之前,丝绸行的宋家,珠宝行的周家,和茶叶行的许家都是大户。
如今李曦宝一捐就是一千石,想必,那几家人也不会少。
果然,到了第二天早上,袁奂清就到了李家来,说是其他三家大户都出了一千石粮食还出了其他银子,比李家还要多。
李曦宝笑,“肯定的呀,他们要这个面子。”
“这次应该够了吧。”李大山问。
“自然。”袁奂清心情振奋,连连点头,“最起码这一段日子是可以过去了,等南边的水退下去了,朝廷拨的款子到了,他们也就可以回到家乡。”
“那你也应该成亲咯。”孙翠花在一旁捂着肚子道。
袁奂清无奈的笑,“李夫人可忘不了我成亲这件事。”
“那是,这可我这辈子说中的第二门亲事。”
“那第一门是?”
“是我家大妹。”孙翠花回想起来,“那时候还在镇上呢,大妹和离之后,是我和我弟媳一块保的媒,如今大妹已经生了一对双胞胎了。”
“可不是嘛。”李老太太最高兴的就是这个事,“当年还以为是荷花不能生呢,没想到,是那曹大柱的毛病,我家荷花再嫁之后,很快就生了一对双胞胎。”
“那时候还是曦宝,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李大山回忆起来也十分激动。
“对对,那孩子都不是曹大柱的,还是曦宝先问的。”
这些事情,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李曦宝当然记忆犹新。
不过,她现在装作懵懂的样子,完全不记得一样,毕竟那时候太小,如果说记得也太吓人了。
大家乐成了一团。
李曦宝在旁边佯装叹气,“真没意思,你们在说的事情我怎么一点也想不起来呢。”
“你要是想得起来才怪了。”李老太太笑着打趣。
“真没意思,我要去找冲哥了。”李曦宝哼了一声,起身朝外面去了。
李冲已经到了家,如今他和李家四虎住在西跨院里,有一间单独的大屋是给他的。
这里摆满了各种书籍给他,全家都只要他要努力考学的事情,所以连饭菜都给他单独准备,好让他有大把的时间念书。
他正点了灯,看一本书看得入神。
李曦宝便蹑手蹑脚推门走过去,手里提着一包点心,一边吃一边陪在他身边。
李冲也知道她进来了,两个人都默契的不说话也不会觉得闷。
等李冲把这本书念完了,正好,李曦宝也吃完了。
李冲转过头来,两个人相视一笑,才开始谈起高湖大户们谈捐粮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