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0109 俄语

看着台上胖胖的女老师,又看看一旁认真学习的老姐,小卫则神游在外,想起了周末又被老姐收拾了一顿的二哥。

要说二哥的生活中充满了哲理,不过最能反映出的还是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竟然在外面闲得没事给老姐起外号,这不是作死吗, 好好的吃饭不行吗!

“妈妈多吗?”任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的俄语单词让大家跟着念道。

下面的学生也跟着念道“妈妈dúo吗。”

额,这个就“妈妈在家吗”的俄语发音,发音还是有点挺像的。

任老师是前两年才从师范毕业的老师,长得胖乎乎,喜欢笑,大家也都挺喜欢她的, 不过说起俄语吗, 反正口语发音一般般。

主要是这才建国没几年,咱们国内的文化教育事业极其落后,也没有相关的人才,俄语方面的老师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带着很重口音也不奇怪。

就跟他前世一样,中式英语嘛,现在普通话都没完全普及,有川普俄语、吴淞口的俄语或者东北口的俄语都正常,不过书写没啥问题,教小卫他们这群高中生也足够了。

说起俄语,在现在其实挺重要的,咱们现在走的就是“一边倒”的路线,为了争取毛熊的援助还有支持,要像全面向毛熊学习。

无论是新老干卜还是工人群众,或是从技术人员到知识分子,都必须诚心诚意的向毛熊学习。

当然, 这些是思想理论上的,说点现实的, 现在工厂里面的设备、技术资料十之八九都是俄语的,你不学怎么办。

而且每个单位、工厂都有大量从毛熊引进的各类书籍还有资料需要翻译, 所以俄语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才能,进厂当个技术员就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虽然现在的科目叫做外语,实际上也可以选择英语或者俄语来学习的,没错,现在高考是考英语的,不过是英俄二选一的,不过选择英语的很少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咱们国人来说俄语其实是没有英语学起来容易的,特别是口语方面。

英语就不说了,大家都了解,大部分的发音其实都可以用汉字发音来代替,而且英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也比较相近,倒是俄语,就说那个卷舌,那是让华国人来学的吗。

比如过“P”这个弹舌音,要把舌头放松放平,然后从喉咙里往外吹起, 冲击弹起的舌头来发音, 别看说起来简单,学起来还真是看天赋的,有些人那是真的学不会,甚至需要通过做手术才能正确的发音。

所以这时候的俄语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一群人在那“勒”“勒~”“勒~~”,知道的是学生在里面练习俄语发音,不清楚还以为一群不知道什么的动物在屋里大喘气呢。

舌头会打弯的还好,练个一段时间之后总归能把音大差不差的发出来,有些舌头不怎么会打弯的同学,就天天在那练习“嘟噜”吧,而且一“嘟噜”就是一节课,还得连续“嘟噜”几个月才能混个三分勉强及格。

他们学校条件算好的,起码老师的专业对口,也是正式学习过俄语的,不过还有些学校的俄语老师那说是半路出家都是夸奖你,别管你是教音乐还是美术或者体育的,你就说你之前学没学过俄语吧,学过?那就好,上吧,皮卡丘!

不过就事论事,音乐老师的专业可能会对口一些,因为现在要学习很多毛熊的歌曲,像是《喀秋莎》《列宁山》《山楂树》……不少人唱歌时的发音其实比日常对话时要准确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学生的俄语口语水平就真的是一言难尽了,不过不少人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没有条件的就硬背单词和词组,语法和变格也就多看书。

有条件的学校,就像是小卫他们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跟毛熊那边的中学生通信联谊,不过这也是有有名额的。

比如说小卫他们班,就有十五个通信名额,这已经不少了,现在从京都往莫斯柯来回寄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他倒是没名额,因为根本就没想过争取,天知道毛熊那边是个大汉还是个妹子,虽然那边的妹子好看,但是大汉确实太毛了,小卫可赌不了。

老姐也没申请,她平时有小卫帮忙学习,小卫自己的口语和书写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翻译人士,但怎么说也是和正宗的毛妹学的,再加上外挂的帮助,要比很多老师要强,所以也把名额让了出去。

倒是冉秋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没有黑幕,就是按成绩来说话,和她通信的就是个长相一般的毛妹,要问小卫怎么知道的,因为人家都把相片寄来了,想必现在也没那么多照骗吧,不至于是个抠脚大汉来冒充的。

他们来回通信联谊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夹带一些“私货”,比如说照片、风景画、明信片还有就是钱,不多,大多数学生没见过对方国家的钱币,比较好奇嘛,所以会交换一些毛票,留下来当作纪念。

不过也有遇见毛熊那边的土豪学生的,什么照相机、手表之类的都敢往这边寄,但这还真不算是啥好事,礼物信件都会先检查一遍的,这也是小卫对此没啥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

过于贵重的礼物,怎么说呢,往轻了说人家为什么要送给你,你们是不是有啥秘密,往重了说,那就猜吧,多重都不算重,不过一般也没啥重的,除非遇见不讲理的那种。

反正导致的后果轻则剥夺通信的权力,重了就不好说了,反正小卫没见过多重的。

其实他在和东欧的留学生玩的时候也收到过不少礼物,不过贵重的大部分都没留下来,就收了一些土特产还有明星海报,嗯,纯粹是以欣赏的眼光留下来的。

要说起对于学习俄语的热衷度,高中是远远比不上大学那边的,小卫之前去过京都大学,随处可见的学生在对话中都夹杂着俄语,因为现在留苏热正在流行。

因为要学习毛熊的技术嘛,除了从书籍、资料还有援助来华的专家那边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去毛熊那边学校学习、工厂交流,实地的考察,通过实践来学习。

而能去毛熊那边学习的除了干卜和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外,最主要的群体就是大学生了,就这两年,光京都每年就有上千个公派留学生,出国对于大学生来讲,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

先不说以目前的形势,只要去了毛熊那边,就代表了以后的前路坦途,就是能到那边学习到那些先进的技术,回来建设祖国的的想法也鼓励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