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唐布武 > 第12章 太上皇还活着呢

第12章 太上皇还活着呢

在他死后,察事厅这个机构始终没有被撤除,因为之后的每一朝权宦都需要它来帮助自己掌握皇帝和朝臣的动态。

从李辅国、程元振到鱼朝恩、窦文场、霍仙鸣,再到俱文珍、仇士良、杨复恭等等,对这个机构都十分重视。

自中唐到晚唐,权宦能够动辄废立皇帝,擅杀大臣,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神策军的军权,还有这个机构作为秘密帮凶。

在了解察事厅的信息后,李越对自己的逃亡之旅,有了更强的危机感。

只是李越却不知道临皋驿之战彻底引发宪宗与权宦俱文珍之间的相互猜忌,双方之间的博弈反而留下空子,给李越的逃亡带来了时间差。

在危机感压迫下,李越调整了原本单纯的瞒天过海之计。

首先,他用后世从某次剧组请到的特型化妆师那里学来的本事,用买来的猪皮经过特殊方法制成了数张类似人皮面具的东西。

不过并不是制成整张脸大小,而是从人中到额头的倒三角。

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化妆技巧,将面部和颈部的肤色调制成一体的古铜色,如此便不容易被人发现端倪。

再结合假须,发型和鬓角的改变,让整个容貌发生彻底改变。

当他将自己改扮出来后,让司秋和四大侍卫惊讶地目瞪口呆,随即又心头狂喜。

如此一来,再不怕被探子发现王爷了。

李越却打消了手下们天真的想法,因为目前六人一体,手下几人中想要改变容貌很容易,但是身材、武功等等特征却无法彻底改变。

六人中任何一人被发现,都可能引来追兵的雷霆打击。

要让刚刚穿越唐朝没多久的李越,放弃这几个得力手下,自己独自逃生或者带着一两个特征不明显的手下逃生,却还没到那一步。

因此他只是将特征最明显的宦官司秋同样做了改扮。

其次,李越将临皋驿招募的人手大部分归入东行商队,将自身所坐的马车安排给庞记那位掌柜乘坐。

并选出四人装扮成四大侍卫的模样,再选了一名秀气小哥扮作赶车的司秋。

从购买的十二名家仆中选出会骑马的八人加上李越六人,每人双马,再以八匹马携带财货干粮和提纯后的硝石。

没错,在伪装商队向东远去后,李越舍不得那三千斤硝石,索性直接在野地里建灶生火,采用溶解加热过滤后冷却结晶的方式把硝石提纯了。

提纯后的三千斤硝石原矿石变成一千二百斤纯硝,用四匹马驮着。

忙完这些已经过了子时,李越一行36骑连夜沿着官道向北急奔。

因为职业的关系,李越后世在剧组中没少骑过马,且原身虽然喜文,但也喜欢打马球,骑术还是不错的。

李越判断,当察事厅和百骑司通过分布各地的探子查找自己行踪时,一定会把东行商队错认成自己一行人。

古时的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要远远低于现代,即便是察事厅这种拥有飞鸽传书的情报机构也是一样。

等到东边的探子发现东行商队,再把信息传递回长安,至少要花费一天时间。

再从长安下达指令到驻守京西各镇的神策军,对商队采取行动,还得至少耗费一两天时间。

至于为什么不是指令当地官府派出衙役捕快不良人,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李越认为追杀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宪宗还是权宦,都不敢公开。

因为原身身为亲王并未被公开定罪,地方官府是隶属朝廷文官系统,即使皇帝也没可能随意要求文官系统抓捕一个没犯罪的亲王。

另一个原因是临皋驿之战。百骑司如此精心策划的围杀之局都被李越一行六人击破了。

那么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东行商队的围捕行动肯定不会立刻展开。

无论是皇帝还是权宦,最信任的都是神策军,故而负责剿杀李越一行的部队必然是驻守在长安东边一带的神策军。

以目前神策军的行动力,从接到指令再到从驻地开拔至围剿地点,其效率那是十分感人的。

有这么两三天的空隙时间,足够李越一行快马逃出神策军驻防区域。

一旦追上那个使团队伍,进而隐藏行踪,那就会从宪宗和权宦探子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李越并不知道,刚登基不久的宪宗皇帝与权宦之间互相猜忌,调动神策军并没有这般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