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还年轻,倘若如此年轻便一路飞升,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十几年?二十年?便会位极人臣了,而那时候黄去疾也不过才三四十岁左右,这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如此年纪,便封无可封,那剩下的不是告老还乡,就是全家处斩。
而且多半是后者,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太祖就教会他们了。
但若是压黄去疾的晋升速度,虽然看似缓慢,但也不用担心其余之事。
而且这个所谓的压,实际上也是按照正常的升来。
升官除非得到了皇上之类的提拔,那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往上爬的,三年一京察,慢慢熬上去。
原先是三年,随后又被太祖改成了十年,之后随着朱棣上位,便将这项制度又改回了三年,也算是让大家伙升官快一些吧。
对于朱棣说的话,也没人反对。
谁也不希望这个少年爬的太快了,爬得快是威风,但是摔下来也是极惨的,而且这样会导致他们没办法交好。
现在不一样了,全朝廷的人恐怕都是有不少人要登门拜访黄去疾了。
特别是太子一脉的那些文臣们,本来黄去疾就是文官,在詹事府中干活,他们前去找黄去疾那也算得上是正常的很。
而跟着汉王的武将勋贵们则是也因为对方一人敌九人,手无寸铁,以无心防有心之下,还能擒住九人,这是何等勇武。
没有哪位武将能够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因为他们自诩换作是自己一人独自在那,恐怕就已经折了。
所以,他们也都纷纷认为黄去疾应当从军。
当然了,带兵打仗靠的也不是勇武与否,不然的话,他们这些将军至少有一半的人不合格,将军本身就是负责带领军队作战的,并不需要自身勇武。
这个朝,在朱棣说完刺杀之事后,又接连处理讨论了几宗大事。
这些事情上,朱棣的态度并没有那般坚决,充分的让诸位朝臣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畅所欲言,也没拿威势去威压。
这个朝会,这才有些像是朝会。
朝会不是一言堂,一言堂的朝会也不是朝会。
朝会就是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无罪。
……
詹事府。
黄去疾趴在大殿之中的桌子上,在那里打起来了瞌睡。
他直接拿着那张桌子睡起了回笼觉来。
他几乎天天如此,因为朝会每次都开的时间不短,而且太子也是不能离开的主心骨,不管朝会怎么开,由谁主持,只要太子来詹事府中,那就一定会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