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不再犹豫,反手一挥,一团黄色的胎膜土壤现于人前,随后,她洒上灵溪水,认真地捏了起来。
而秦明则是隐匿身形,并未打扰女娲,他想要的不过只是功德,并不想与初生的人族再牵扯因果。
否则,被新生的人类认作祖先,如有一日能够重归开门故土,那岂不乱了套。
难道,他要给自己的爹妈说,吾乃人类先祖,画面太美,他真是不敢去想。
尽管,这样的机率微乎其微,但即便是万中无一,秦明也不愿前去冒险。
只是当着旁客,看着女娲造人,不仅又想起另一桩趣事,那便是在古籍中有人言明,此举只是为了给妖族留足口粮,但后世并没有得到论证,也不知是真是假。
暂且不论,女娲是否真的是位悠悠生灵,单说人族运势大能主角鸿钧,如果知道有此想法,一定会暴跳如雷。
洪荒中最不缺的便是妖族,哪怕是普通的一草一木经过后天的灵力滋润都可换换,为各种各样的妖,而且化形之后以灵气为食,可吸收日月精华,并可修习自身,所以口粮之说,当属无稽之谈。
一想到这种可能,秦明也觉得非常可笑,这脑洞大开不去写科幻小说,还真是屈才。
正在他暗暗出错胡思乱想之际,风云灵溪泉旁,女娲第一个人形很快捏了出来,随机美人起身,冲着他灿然一笑。
随后,她凝结出一丝精血,滴入掌中,然后吸纳了九天之地的泥人,逐渐幻化成了血肉之躯。
落地之后,片刻恍惚之后,他左右环顾,随后对着身前的女娲,跪地说道:“多谢圣母,予命之恩。”
女娲盯着自己所创造出的泥人满是惊喜,没有想到他一出世便有了自己的神识,更懂得行礼感谢,莫非真的如秦明所说,这就是所谓的大道正体?
看此法行得通,女娲马不停蹄接连捏出了十几个泥人,有男有女,形态各异。
无不例外,化形之后皆是对女娲充满了感激之情,口呼圣母大恩,行叩拜大礼。
不过女娲却是有了新想法,如此速度实在太慢,是否还有可行之法?
正在这时,虚空中慢慢飘来一株蔓藤,正是当年风云山下接触的七彩葫芦藤。
女娲轻轻握住,随后挥出灵土,往溪水中漫天洒去,而后葫芦藤蔓瞬间没入泉水之中,然后很快挥洒开来,无数的泥点,在女娲口诀之下全数化成了人族。
如此一来效率大增,不过短短三日,女娲所造的人族就已经达到了十万之多,照此下去很快新的部族就会诞生,与妖巫两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到十万节点之时,虚空之中,飘来一朵硕大的功德祥云,化为七块,多数自行落入女娲体内。
有了功德祥云的加持,女娲体内的鸿蒙华光,此时再一次壮大,缓缓流淌,而后渐渐变得沸腾起来。
刹那间,在无上功德的扶持之下,女娲对于鸿蒙华光大道奥义,有了新的顿悟,修行境界突飞猛进。
正当女娲大喜过望,耳边缓缓传来一道沉声,正是秦明在虚空中开始传声音。
“功德要分化而用,不要全数提升修为,还须尚流一丝淬炼肉身。”
听到对方所言,女娲微微一愣,不过下意识还是按照秦明的叮咛开始修炼。
看着女娲肉身,散发着金色的功德光芒,秦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几大圣人之中,当属女娲的修为最为薄弱,因为她以功德作为根基,修的是大道正途,而其余几位皆是斩尸提升,所以在武力方面更加强悍。
不过只是后人评说秦明却并不赞同,按照洪荒演变的走向,不管是三清还是西方二圣全部都是要以功德加持,自身在成圣之前,他们虽然走了斩尸之道,但却以先天灵宝把困果轮回做了了断。
否则,但是这些背负的因果就足够让他们堕入九幽之地。
为何后人对老子颇为崇拜,一方面是因为他手中持有的法宝最多,而另一方面老子所修的斩尸之道,比起其他圣人更为高深。
但是在秦明眼中,本质上是他们的肉身并不强悍,与实力不相符,女娲现在是肉体与灵宝皆不属上乘,当然处于劣势之中。
如果把法力比做眼前的林权,那么肉身便是承受法力的容器,虽然可以后期不停的加筑灵水,但是如果法器的力量更加巨大,那么它承受的法则之力自然也会更多,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战斗力自然非常人所及。
女娲如一味的,只是以功德加持修为所修,大道必然会受到约束,所以秦明才忍不住开口指引。
其实到了成圣的境界,修为与实力相差并不是很大,都是源自于鸿蒙华光的法则奥义,要想突破,必然要寻求新的契机,所以此时一味的只是提升修为,倒不如先把肉身强化。
女娲此时正用鸿蒙华光加持肉身,而多余的功德,其中分成了两半,随后缓缓悬于秦明上方,然后融入对方体内,还分出一缕,则是没入了七彩葫芦藤内。
对于已经融入体内的公德秦明,自然全数笑纳,随即开始如女娲般强化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