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三国之银狐 > 第七十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七十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因为孙权实际出兵大概在十五万左右,还有两万余荆南世家兵力参与其中。再加上事后有一两万被打散的溃卒逃回了江东,所以孙权损失比曹操少一点。

但帐不是这么算的。

孙权全国兵力可能也就二十万左右,折了十三万,他的本部人马几乎尽失,剩余的多为江东士族部曲,可以说孙权快成为光杆司令了。

而曹魏集团战争潜力能达到四十万,各地有很多郡兵,北上尚有数万兵马,因此即便损失了十五万,也只能说是元气大伤,不像孙权那样,完全是掏空了底蕴,再无战斗力。

因而现在的曹魏集团惨是惨了点,但对比孙权还是强得太多。且现在曹操已经把北方兵马在往南方调集,只要挺过明年,还是不用担心北方会被入侵的风险。

曹操先是定了定人心之后,又继续说道:“听闻北方鲜卑乌桓又叛乱了,阎柔和田豫处理得如何?”

曹丕答道:“已经击退了。”

“嗯。”

曹操沉声道:“刘备不死,寡人心难安啊。现在西凉为他所得,再过些年,关中可能亦要丢失,让钟繇把左冯翊的民众迁往河东,杜畿何在?”

尚书杜畿出列道:“臣在。”

“你以前做过很多年河东太守,这次就继续回河东,治理民生,稳固后方,为长安提供粮草。”

“唯。”

“卫觊何在。”

“臣在。”

“你去关中,协助相国。”

“唯。”

“杜袭何在?”

“臣在。”

“汝为京兆尹,负责民生以及河东粮草转运。”

“唯。”

“张既何在?”

......

曹操一口气任命数人前往关中。

他是打算放弃关中以西的右扶风以及左冯翊部分地区,以长安为防御前线,以河东为后方粮草基地,抵抗南阳和汉中的刘备军队。

这样因为右扶风地区上万平方公里早就荒无人烟,刘备集团就与曹魏集团出现了一段类似于淮南地区的无人区,刘备要想进攻长安,就得从汉中长途跋涉数百公里,千里迢迢跑到长安城下。

武关方向也是如此,虽然沿途都没什么阻碍,可由于没有了百姓,不能就地取粮,便要从后方运粮,从而使得刘备集团进攻关中的后勤压力无比巨大,难以攻破长安。

如此一来,他就能在长安只布置少数兵马,抵御刘备集团的进攻。而主要防守方向就放在河南地区,从而减少曹魏集团的国力消耗和兵马臃肿。

在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命,以及兵马调动和后方内政之后,曹操觉得有些疲惫了,便说道:“今日就这样,诸位各行其事去吧。”

“唯。”

众人领命退下。

曹操看着大家都离开,厅中只剩下曹丕,便觉得胸闷不已,剧烈咳嗽,引得嘴角溢出血来。

“父王。”

曹丕大惊,连忙上前道:“父王。”

“无妨.....”

曹操摆摆手,目光扫向曹丕说道:“吾大抵是活不了多久,这江山,就要给你了,莫要让为父失望。”

曹丕跪伏在地,沉声说道:“父王放心,儿臣绝不会让大魏江山,为刘备所趁。”

“嗯。”

曹操点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许褚进来道:“报,魏王,孙权来信,说愿意归附。”

“呵呵。”

曹操笑了笑,扭过头看向曹丕说道:“孙权小儿此战精锐尽失,江东朝不保夕,现在就只能归附寡人了。”

曹丕忙道:“咱们现在以防守为主,哪还有兵力顾及江东,父王不若拒绝。”

“不。”

曹操摇摇头:“为何要拒绝,要大张旗鼓,告诉天下人孙权归附。这不仅能稳定军心民心,还能令刘备稍有忌惮。”

“可是......”

曹丕迟疑道:“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襄助孙权了啊。”

“襄助他做什么。”

曹操冷笑道:“我们只需要让人知道孙权归附就行了,至于他死不死,与寡人何干。”

说罢曹操缓缓起身,背负着双手走到门厅,看着外面萧瑟的冬风。

十一月寒冬已至,不知何时北方邺城下起了小雪。

簌簌的雪花纷飞,为这个大地带来了几分令人透彻骨髓的冰寒。

曹操抬起头看向远方。

孙权归附的消息他必须要散播出去。

因为这样就会让天下人以为曹魏集团还是如此强大,又多了一个诸侯加入。

但他也没有多余兵力救孙权了。

所以孙权死不死,确实与他无关,他只需要在短时间内让这个消息传遍天下,稳定一下人心就行。

这意味着,孙权只能自求多福。

曹操将提供除了出兵之外的一切支持,甚至在刘备集团攻打孙权的时候,还希望孙权能稍微多支撑久一点,让他能尽快缓过气来。

“孙权小儿。”

曹操深邃的目光看想南方,轻声喃呢道:“这一战既是你挑起的,那便由你承担吧。江东虽然覆灭,但寡人能够恢复元气,它日若你子孙能逃回北方,令你子孙袭承你的爵位,也不枉你为寡人挡这一次灾祸了。”

说着轻轻拂袖,缓步回了后宅。

天下纷扰。

几家欢喜几家愁。

曹操自顾不暇,也只能牺牲孙权来换取自己休养生息的时间。

而关中的刘备军在获取鄠县胜利之后,也是迅速退回了汉中,令所有的徭役民夫都回归地方,开始进入明年的春耕状态。

这一战虽然刘备打得也很艰辛。

但终究是赢了。

在战争潜力上只要荆州益州能尽快恢复过来,至少数年之内,他甚至能与曹魏比肩。

这是曹操孙权哀嚎的一年,也是刘备集团兴高采烈的一年。

天下大势,也因此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