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赵隆基就不说话了。
沉默了好一会,才像是想到了办法。
“那……要不,我批一些公田给你建工坊吧。”
项燕就问。
“那地给我建工坊了,原来种那些地的百姓怎么办,没地种了他们不得饿死?”
赵隆基又想了一会,再次提出建议。
“那要不你的工坊就把这部分人口给吸收了吧。”
“我让户部把这些户口编给你,就挂靠在你的工坊上,就当做你的食邑了。”
项燕顿时大喜,这样一来的话,那可对他太有利了。
项燕便高兴地答应下来。
然后又问。
“那我那生铁的事?”
赵隆基完全不把这当个事。
“之后我给户部下道圣旨,从今以后,要多少铁你尽管去户部拿,只要备案留下了记录,以及说明了用途就行。”
项燕又是大喜,赵隆基对他也太好了吧!
恐怕就算对儿子都没这么大方啊!
趁现在形势大好,项燕又把诸道想从他这订购报纸的事向赵隆基说了。
“不妥。”
赵隆基却是拒绝。
“虽然现在看起来势头不错,百姓对这东西也挺喜闻乐见。”
“但毕竟现在时日还太短,有什么负面影响也看不出来。”
“还是得一步一步来,把试点好好搞完,确认的确没什么问题了,再推广不迟。”
“你小子我可知道,现在富得流油,想也暂时不急这些钱。”
“就再缓些时日。”
项燕便问。
“那陛下您看能不能把试点的时间稍微缩短一些?”
“之前的政策是决定要先试点一年看看效果。”
“但这个效果现在看下来可太好了。”
“所以您看能不能随机应变得,把时间缩短到三个月?”
赵隆基就沉吟了起来。
“一下就缩短到了十之二三啊……”
“你再让我考虑考虑,过几天再给你答复吧。”
赵隆基也是选择了先把这事压下来的处理方法。
看来这也算是官场的通用处理手段了。
从皇宫出来回家之后,项玉月又给项燕报告了一件事。
“你之前千金买骨的手段,就聘请那已故水利泰斗和西北种瓜老兵到你的大学当讲师的事,我安排密门趁着现在报纸形势大好,人民踊跃吃瓜的热情,给宣传了出去。”
“收到的反响还不错,伴随着报纸的发行,现在洛阳地区无论官民,对你的讨论是越来越多了。”
“有了上次那波柴薪论的铺垫,再加上你回京时皇上亲自出城迎接。”
“再加上这次报纸的叠加影响。”
“我敢说现在的洛阳,就算是三岁小孩都知道你的名字。”
一听这个报告,项燕顿时对项玉月高看了一眼。
这个平时只会躺平摆烂的二姑,竟然能有这么机灵?
连推波助澜这种高级的营销手段都会用了?
难不成她被夺舍了?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