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一怔,下意识的道:“只是运气罢了。”
“学会谦逊了?好事。”
方知平欣慰的道:“杨公复说你太过骄傲,要敲打敲打才行,让老夫也伸手管教一番。可今日一见,老夫才知道公弼错了。”
他拍拍苏洵的肩膀说道:“这等谦逊的年轻人,哪里需要敲打。”
苏洵强笑了一下。
我真的是运气啊!
长刀太重了些,于是就下坠,而恰好此时他拖刀,一拖就正好拉断了敌军的咽喉,一些列的巧合到一起了。
“知州,敌军开始后撤了!”
这里的敌军不过是三千余人,除非他们能突袭成功一举攻破神门,否则这点儿人用来攻打秦州城就是个笑话,
“走,去西城看看。”
苏洵跟着方知平赶回了西城,刚到城下,就听城头喊道:“防箭矢……”
随行的军士一把把苏洵按在了城下,一波箭矢越过城头,然后栽了下来。
苏洵计算了一下,若是刚才他不蹲着,怕是上半身会变成刺猬。
对面蹲着的方知平笑道:“竟然是奔射?可见这里是佯攻,东城偷袭才是李元昊的手段。此次偷袭失败,他定然会撤退,贤侄,你立功了啊!”
苏洵欢喜的道:“如此可能出城追击?”
这是个没见识过战阵的年轻人,一个军士说道:“苏判官,咱们的骑兵少,出城会被缠住,到时候不是追击,而是要被破城了。”
就城中的那点骑兵,若是出击,那只有被追杀的命。
苏洵这个战争小白尴尬了。
“上去!”
方知平等到了箭矢的空隙,猫着腰就往城上跑,苏洵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却发现自己压根没老张矫健。
他想起了从汴梁出发前秦为的交代,让他每日闻鸡起舞,莫要在醇酒美人中熬骨髓。
许久没操练了吧?
苏洵带着这个念头冲上了城头。
“趴下!”
身后一个军士奋力飞扑过来,把苏洵压在了身下,苏洵被重重的扑倒在城头,浑身摔的剧痛。
他正准备发怒时,箭雨来了。
“这是奔射!无差别射杀……都留心!各自躲避!”
苏洵奋力推开身上的军士,躺在地上刚喘息一下,就觉得不对。他摸了一下脖颈,把手拿到眼前一看,不禁有些晕。
“他受伤了!”
一个军士扑过来,苏洵抬头看去,才发现刚被自己掀开的军士肩部中箭,正在龇牙咧嘴的往下面爬。
他是为了救我!瞬间苏洵就内疚了。
“某背你下去!”
此刻的苏洵还是一张白纸,他本能的觉得自己亏欠了这个军士,一把抱起了军士就往下面跑。
方知平在看着,很是欣慰。
“谁说苏洵倨傲的?让他来看看。”方知平赞道:“勇敢,还知道感恩,多好的一个少年啊!看来秦为的确是个好人师。”
转眼间苏洵又冲了上来,他从城垛间往外探头看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两万余骑兵有多少?
触目之处都是!
无数骑兵在视线内开始列阵,然后一波波的冲向城头。
“箭矢!”
那些西夏人就像是海水,疯狂的扑向了城墙,在接近城墙时,他们举起长弓抛射,箭矢飞了上来,苏洵赶紧低头,等箭矢过后,身后传来了倒霉鬼的惨叫。
他再次探头出去,就见第二波骑兵已经来了。
方知平蹲在城头上,看着箭雨一波波的袭来,就怒道:“弓弩手何在?”
有将领喊道:“知州,敌军还未攀附攻城……这个时候就用弓弩,会不会太早的了,浪费监视……”
“浪费个屁!”
蚁附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李元昊刚上位没多久,下面的人心还不齐,他可以攻打秦州,但绝不能伤亡太大,否则跟随的人就会寒心。
人家开国都是论功行赏。
可你却要我们来拼命?
若是有足够的利益还则罢了,可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有了准备的秦州不是那么好打的,损失和利益已经不成正比了。
方知平用力的挥手,喊道:“放箭!马上放箭,能用的都用上,弄死那个李元昊!”
那边的将领一怔,想再劝一句,可方知平的眼中全是煞气,他再敢哔哔,说不得就要被当场拿来开刀。
“弩箭……放!”
一直在憋屈等待命令的弩手们马上就精神了,他们举着弩弓斜对着城头上空,然后扣动弩机。
啪!
啪啪!
黑云冲上了城头,然后一头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