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忍不住低声道:“苏洵这是太过得意了,他自诩文采一流,就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了,每次酒喝多了就胡言乱语。”
苏洵说完也觉得不大对,等看到杨公复那双喷射小刀子的眼睛时,他也懵逼了。
我刚才说了啥?
我竟然拿自己的仕途来打赌?
这何其愚蠢啊!
李元昊来不来我也不知道,这是口滑了呀!
仕途断绝的绝望让苏洵有些腿软,他觉得自己后半生最好的去处就是给秦为当幕僚,然后厮混到老。
可我不想当幕僚!
而且一旦秦为得知此事……自家老师什么脾气还是清楚的,看似与人和善,实则脾气不小。
秦为可是大宋有名的狠人啊!
他若是出手,六个杨公复也不如……
我要戒酒!
这一刻他发下毒誓,只要过了关,他一定戒酒,否则就被酒淹死……还有那个李元昊……
求你了,一定要来啊!
姜来一直在看着苏洵。
可见他如此斩钉截铁,就微微颔首,甚至还有些欣赏。
这年头,像这样勇敢自信的年轻人不多了啊!
姜来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赞道:“老夫听闻苏洵能杀敌,还揭破了西夏人偷袭的谋划,并不信,以为这是公复为他弄的功劳……”
杨公复心中暗叹,他可不会给苏洵走捷径,那只会害了他。
不过现在什么都不用走了。
姜来微笑道:“今日听了他的一番话,老夫信了。”
杨公复心中一惊,然后又是一喜。
“漕节,莫非是……”
姜来说道:“边境那边已经出现了西夏人的游骑!消息已经被证实,看来李元昊是真的想要对大宋出手了。”
我靠!
西夏人真的来了?
大伙儿看向苏洵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位的判断怎么那么准?莫非他是天生的名将?
众人不禁钦佩的看着苏洵,有人赞道:“苏判官果然是大才啊!国家大势拿捏得如此精准,以后定然会出将入相。”
现在文武全才可是稀罕货,苏洵连续两次出彩,让大家不禁为之侧目,羡慕嫉妒恨自不必说。
苏洵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大腿那里升起来,然后一路窜上来,窜到哪儿哪舒坦。
我竟然蒙对了?
他想起了在汴梁时秦为对西夏形式的分析,才霍然发现自己说李元昊必定会来是受了秦为的影响。
姜来叹道:“西夏人要来了。”
周围的人都慌了,有人问道:“漕节,咱们怎么办?”
“援军呢?漕节,援军怕是赶不及了吧。”
“来回京城报信,哪怕最快,可也得许久,肯定来不及了。”
姜来指着后面的一队骑兵说道:“无需召集,朝中对此早有判断,援军提前出来了。”
杨公复心中一松,问道:“陛下刚刚接手朝政,竟然这般果敢睿智吗?”
说皇帝果敢睿智总是没错的,反正都是好词儿,到哪儿都挑不出毛病来。
可姜来却有些尴尬的道:“据说是秦为判断出了李元昊的动向,然后陛下这才派了不少骑兵来。”
和西夏人交锋一定要骑兵,否则进退两难。
杨公复问道:“敢问漕节,是谁带队?”
这个带队的人会成为总揽战局的统帅,杨公复低声道:“别又是派了哪个不懂战阵的文官来吧……”
姜来不自在的道:“不是他,是王臻。”
大家都对那些只知道画阵图的文官没信心,可一听到王臻,杨公复不禁苦笑道:“好不如来几个文官……”
老王没经历过战事,来了不管用啊!到时候谁敢听他的?
姜来笑了笑,“同行的还有秦为。”
“来了!”
正在说话间,外面有人喊道:“援军来了。”
杨公复回身,就见远方出现了一片黑点。
骑兵迎了过去,姜来说道:“是王相到了,幸好老夫及时赶到,赶紧,大家一起列队迎一迎。”
苏洵打个酒嗝,就走到了杨公复的身边。
杨公复看了他一眼,说道:“回头清理三十本账簿!”
苏洵本是豪爽的性子,最不喜欢核对账目这等细致的事,闻言就堆笑道:“知府……下官错了。”
从以前死不认错,到现在遇事就认错。
苏洵走过了一长段心路历程,堪称是男人成长日记。
杨公复沉吟了一下,刚想问他是不是怕自己跟秦为告状才认怂的,外面就有人喊道:“来了!”
杨公复马上忘却了此事,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方,一队队的骑兵在逼近,这些骑兵经历了长途跋涉,看着很是疲惫。
随后就是大队骑兵簇拥着王臻来了。
六十余岁的王臻看着精神还不错,他下马后,姜来和杨公复迎了过来。
“王相一路辛苦,城中已经准备好了住所,还请歇息。”
王臻摇头道:“找椅子来。”
众人不解,可王臻神色严峻,于是就找来了椅子。
王臻就在城门外坐下,接过一杯茶水喝了,说道:“陕西路的将领是怎么回事?都安逸废了么?”
姜来闻言大惊,就看向了边上的一个武将。仟仟尛哾
“杨康,出来说话。”
将领乃是陕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他出来行礼。
王臻问道:“斥候可派出去了?”
杨康愕然道:“西夏人尚未出现,下官就没派。”
王臻盯着他,“等他们出现时,这里就是第二个秦州了!”
王臻勃然大怒,“上次李元昊偷袭秦州险些成功,老夫本以为你等会有所准备,可没想到依旧是文恬武嬉。陛下把陕西路交给你等作甚?还不如拱手送给西夏人,好歹还能省些钱粮!”
众人低头,心中惶然。
王臻把茶杯放下,只觉得怒火又上来了,“你等把骑兵放在家里作甚?留着下蛋吗?可就你等这般无谋之人,麾下能下什么蛋?蠢蛋!一窝都是蠢蛋!”
“看看!看看!一群蠢货,就知道低头,可想过马上将功补过吗?没有!可见都是脸皮厚如城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都是饭桶!饭桶!”
大宋第一喷子上线了。
老王骂人的功夫可谓是炉火纯青,在汴梁能和他过招的不超过三人。
况且在这个地方,就属他官职最高,谁敢出言那就是找抽,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挨骂,却不敢多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