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帝示意众大臣闭眼,看了看徐明秋,心中十分好奇。
往日有人如此匪夷小狐狸,早就跳出来与这些人大闹一番,今日为何如此安静,莫非有什么谋划?
“明秋,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陛下,明秋无话可说,请陛下重重地处罚臣。”
徐明秋跪伏于地,一副我有罪,你杀了我吧的态度。
如此反常的态度,更是搞得同文帝和在场的众大臣一头雾水。
到此,徐明秋和周文帝以及在场的大臣,一直在避讳一件事,那就是徐明秋未能亲自指挥剿匪战斗,躲在东篱足不出户。
且为密奏说徐明秋将他在东篱的布置全部打乱,并且用强硬的手段整顿了东篱内的文武官员,现在的东篱更是铁板一块,更为棘手。
同文帝猜想的这一点,正是他最忌惮一点,也是徐明秋最大的依仗。
往日赵部曾提议举国之力,将东篱分割成一个个小势力,哪怕得不到东篱三十万铁骑,也要把东篱王府和三十万大军全部铲除。
总被同文帝以内忧外患不已大动干戈回绝。
现在眼看着要天下大乱,同文帝赞成赵部的提议,也是于事无补。
徐明秋能得到除大夏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情况和动向,同文帝自然也能得到,自然明白各个国家和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更明白他们蠢蠢欲动的目标是什么。
思来想去,决定斩掉徐明秋在京都内的一切官职和权力,将其软禁在京都内,确保天下大乱之时东篱三十万铁骑会老老实实地呆着。
“徐明秋朕命你剿匪,你为何这般做,有背朕对你的期望,有背徐弟忠贞之心,你是对朕有意见?还是对朝廷不满?”
同文帝没有太多的表情,声音也不算威严,好似一个长辈在询问晚辈一样,看似在质问,实则早就留好了后路。
徐明秋自然明白周文帝的意思,没有把话挑明,将自己逼到被斩首不行的地步,决定说一些软话缓和一下气氛。
“陛下,臣没有这般想法。南下剿匪一路走来,陛下批准的人马,粮草,装备,武器,银两等物,没有一个地方官员肯给。臣迫不得已才这般做,后发现水军校尉死于非命,他统领的水军肆意妄为残害百姓,本该杀之以正国法。
臣需要剿匪兵马,这才将其收入麾下,进入新洲后被人指指点点,新洲个官员扬言要参揍臣。钱,粮草,装备,武器等物被臣一一解决,将士战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为了避嫌,为了南部百姓的安宁,臣不得已才让他人带军剿匪,只为了完成陛下的命令。”
“这么说,是朕和列位臣公冤枉你了。”
同文帝这么说,就是在给朝堂上的众大臣们提个醒,是时候指责徐明秋了。
“一派胡言。”
“明明是一心为己。”
“有背圣意,枉自决断,该杀。”
…………
“行了,明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陛下,臣真的带兵剿匪,杀敌立功,和将士成为生死弟兄,那才是有不可告人的之心。”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