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异时空的明朝派兵东征日本后,又派兵帮葡萄牙征战欧洲,欲从名义上统一“基督教世界”。
异时空里,葡萄牙因陶醉于“抱大腿”而被“胜利果实”冲昏头脑,但中欧的“日耳曼人”、东欧的“斯拉夫人”竟联合起来阻挡葡萄牙进攻,理由是葡萄牙人管得太宽,引狼入室!当然了,宗教压迫只是个“借口而已”,毕竟中世纪的“日耳曼人”最初只信仰“陀尔神”,而“斯拉夫人”最早则信奉“太阳神”、“雷神”、“火神”。
但那些“野蛮宗教”都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中世纪”早期的原始崇拜,到了“中世纪”中期开始有“基督教”的“分支”——“罗马天主教”传入。到了“中世纪”后期,大部分“日耳曼人”都信奉了“罗马天主教”,而“斯拉夫人”则大多数信奉了继承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少数“斯拉夫人”信仰“伊斯兰教”。
除此之外,有些“斯拉夫人”也信仰了“罗马天主教”。于是,由信仰“东正教”占绝大多数的“东斯拉夫人”便开始了对少数信仰“天主教”的“西斯拉夫人”和极少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南斯拉夫人”发动了统一战争。
这就让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得不为了“信仰”、“尊严”与“荣誉”而对“东斯拉夫人”开战,并趁机掠夺“白人奴隶”,将男人阉割后作为“宫廷太监”和“贵族仆役”,将女人卖给富商和军官作侍女。
但“东斯拉夫人”中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新兴国家(“基辅罗斯大公国”)已经开始蜕变成“沙皇俄国”,在综合实力上迅速增强,并四处寻找出海口,正好有借口向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这一打就打了几百年,凭借着自己的骁勇善战和对土地以及出海口的极度渴望,“沙皇俄国”愣是把“奥斯曼帝国”给打趴下。
然而在异时空,由于葡萄牙人抱上了“明朝大腿”,凭借武力硬生生夺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埃及行省”和“巴尔干半岛”,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吃了哑巴亏之后,只好向北方羽翼未丰的“沙皇俄国”出气,一时之间打生打死,却方便明朝在后面通过卖武器来赚大钱。如此一来,交战双方的财富就大量外流了。
与此同时,此时空的明朝经过十几年“改制”之后,国内生产力得到了飞速提升,虽然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业化”,但“火轮机关”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众多“手工工场”里大量普及。不过,这些“工场”绝大多数都是“官营”的“大工场”,包括“钢铁作坊”、“纺织作坊”、“碾米作坊”、“磨面作坊”、“榨油作坊”、“制糖作坊”等。
此外,在农业生产的一些方面,“火轮机关”也逐渐开始进入平原广泽地区老百姓的视野,因为由“火轮机关”改装而来的“耕地机”、“播种机”、“耕耘机”、“插秧机”、“抽水机”、“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等各种大量消耗人力、畜力的机器开始在各地士绅庄园上出现,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此一来,各地士绅和豪强地主们的财富开始迅速增加,因为生产出了海量吃不完的粮食,被官府颁布法令直接平价收购之后,用来保证军粮供给和各地粮食储备,而多余的粮食则用来制造“酒精”和“糟粕”。
当然了,除了水稻、小麦、大麦、苞谷(玉米)、高粱、旱禾(粟米)、粲子等禾本科粮食被官府常年收购外,像土豆(洋芋/善于/马铃薯)、地瓜(红薯/金薯)、山药、木薯、甘蔗、南瓜等杂粮和果蔬也被官府大量平价收购,但主要是用来製造“酒精”和“糟粕”,因为酒精不仅能用来制造炸药,而且还能消毒。
至于“糟粕”,则用来喂养“牲畜”尤其是喂猪,毕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百姓负担逐渐减轻,在得以吃上饱饭后,也盼着能吃上肉。因此,即便是发霉、腐烂的粮食,官府也会用极低的价格进行收购并用来酿酒,但此“发霉酒”有毒不能喝,只能用来提炼酒精并制造火药,而“有毒糟粕”不能喂牲畜,但可做肥料。
这也是“崇祯帝”从异时空的“诺贝尔”的记忆中得到的启发,即在野外挖一个大池子,将大量家禽、牲畜、人粪、杂草与“发霉糟粕”混在一起,通过均匀泼洒和反复堆沤来加快发酵,大量制造“农家肥”来催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