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外科教父 > 556章 掰直神器

556章 掰直神器

一条蓝色的线从椎弓根的中心穿出,在天线的引导下,机械臂开始匹配位置,穿刺针的方向与图像的蓝色直线一致,机器人自动校准,无误后锁定机械臂的方向。

穿刺针缓缓前进,刚刚接触崔书凯的皮肤,杨平让它停下来。

宋子墨在皮肤上用尖刀刺出一个小口,杨平操纵机械臂,让穿刺针沿着既定的路线精确前进。

实时的透视图像上,可以看到针尖穿过皮肤,然后抵到椎骨后侧的穿刺点。

此时,宋子墨卸下穿刺针,杨平的机器臂后退,远离术区。

宋子墨开始手动步骤,沿着穿刺针逐级旋入鞘管,从细到粗,满意后再拔出穿刺针。

徐志良已经将机械臂上装上钻头。

机械臂再次瞄准那条蓝色线,校准后,从鞘管伸进去,开始缓慢旋转,边钻边进,转动一会,停下来,然后又继续转动前进。

在透视下,可以看着钻头穿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穿刺点和方向堪称完美。

钻头进入椎体大约二分之一的时候,在限深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停下。

杨平旋转三维重建图像,椎弓根钉在唯一的骨性管道中,被四面的骨质包围,位置十分居中。

钻头同时又是导针,顺着导针,机械臂旋进椎弓根钉。

此时,椎弓根钉一部分留在皮肤外面,一部分已经进入椎骨骨质。

机械臂撤离,宋子墨手动旋入防滑器,这种防滑器可以限制椎弓根钉意外深入,从而进入椎体过深而突破椎体前面的骨质,损伤椎体前侧的主动脉和腔静脉。

如果没有这个防滑器,即使椎弓根钉现在位置很好,以后难免随着小孩的活动,不断深入,一旦损伤主动脉和腔静脉,便有生命危险。

这个防滑器的作用非常小可,也是这套器械安全保障的核心。

第一枚经皮椎弓根钉置入成功。

参与脊柱畸形的所有椎骨,都被植入椎弓根钉,因为椎骨是畸形的,所有这些钉留在外面的部位方向不一,排列大体呈现出一个大大的c字形。

第二步就是截骨,也是风险最大的操作。

截骨使用微创切口下超声骨刀截骨,超声骨刀最大的优点是吃硬不吃软。

它可以截骨,却不会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宋子墨负责切开皮肤,牵开小口,让机械臂进行截骨。

每一个畸形椎骨都完成部位和方向不一的截骨,截骨完成后。

剩下的工作只能手动完成----组装外固定架。

这也是一件很精细的工作。

“教授最初想用记忆合金来做外固定架,这样,一些低龄儿童的矫形无需截骨,但是那种外固定架太复杂,而且矫形的时间过长,考虑到实用,他放弃了最初的设计,现在的这种外固定架,对材质要求低,而且矫形时间短,虽然要截骨,但是无论安全性还是截骨目的,都与传统手术不同。”

“利用截骨,将畸形的矫正分散到每一个椎骨,这样矫形的速度非常快。”

宋子墨和徐志良两人,将外固定架安装好,还是核对各个旋钮的刻度,让巡回护士帮忙记录。

杨平最初的脊柱外固定架设计更完美,但是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

当时的产品设计出来,无需截骨,依靠矫形器对软组织行牵张。

但是要求的牵张力量比较大,其中几处部件要用到特殊的记忆合金,这种记忆合金,黄佳才也找到原料,西北工业大学一个材料实验室已经研发出这种合金,无奈符合要求的材料没有量产,还处于实验产品,这样供应链就存在不成熟。

而且那种外固定架虽然完美,无需截骨,但是矫形时间长,要矫形成功,动则半年一年。

后来杨平退求其次,利用截骨处的骨搬运来实现矫形,虽然还是需要截骨,但是这种截骨与传统截骨,无论方式还是目的都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脊柱外固定架,确实最实用,对材料要求不高,普通的四肢外固定架材料完全满足,而且矫形时间短,一般都在三个月内完成矫形。

所以,有时候最完美的技术,考虑到成本、效率等,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外固定架安装完毕,整个手术出血才几十毫升,一场脊柱外科风险最大的手术,就这么快速结束。

谭主任和脊柱外科的秦主任,很难相信这个神器只用三个月,可以将崔书凯严重的脊柱侧弯掰直。

要是真做到,那真的是脊柱外科颠覆式的技术创新。

“老徐,宣传科要将这技术宣传宣传,他们想给这脊柱外固定架取个响亮的名字,便于宣传,你说叫什么好呢?”

宋子墨一遍缝合小切口一边说。

徐志良咔嚓一声,帮忙剪线:“掰直神器!”

“掰直神器?”

宋子墨想了想说:“怎么听着这名字不像脊柱外科的,有点像心理科的名字?”

“也是,人家一看掰直神器,第一时间不会想到掰直脊柱,而是掰直其它部位。”在一旁小五也觉得宋子墨说得对。

“其他部位?还有哪个部位需要你们掰直?”

巡回护士也来凑热闹,觉得他们聊天怎么听不懂。

“大人聊天,小姑娘不要插嘴,需要我们掰直的地方多着呢。”

宋子墨对一脸疑惑的巡回护士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