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还没开放,但岛上的人已经不少,尤其是艋舺……那时候艋舺的规模很大,几乎有现在戴斯岛码头的五分之一规模,连拓荒团都不知道艋舺里到底有多少人。”
“所以人力是够的……建设拓荒团大后方的人力是够的。”
“刚刚说的那个中年人……吃苦倒不是什么很稀有的品质,那时候大家为了找口饭吃,都能吃苦……他后来能出头,主要是因为运气好,还因为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思想没什么束缚,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拓荒团后方需要盖房子,建设备,需要苦力,中年人每次都报名,他虽然吃得多,但干活卖力,从不偷懒——这似乎是每个亚裔的基础品质,但艋舺里的亚裔数量实在不多,所以这样的品质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中年人不但工作卖力,还不吝钱财,喜欢跟人交朋友,时间一长,认识了不少人,和拓荒团负责后方建设的某个项目代理人也熟络起来。
后来,拓荒团击破了岛屿深处海盗们的巢穴,海盗四散流走,有好些混进了戴斯岛码头,混进了艋舺之中,那些日子艋舺里混乱的很,几乎每天都有凶杀案和劫案和更恶劣的犯罪事件发生。
那个时候,拓荒团已经将岛上最后的抵抗势力逼迫到岛屿最北边的死亡火山,马上就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对艋舺的乱象实在无力治理,拓荒团在码头的代理治安官想了个办法:
招揽一些拓荒团的编外人士,和他们签订劳务合同,让他们承担管理治安的职能,对他们进行监视,并让他们参与帮助治理艋舺中的乱象。
此举,从艋舺里人们的角度来看,不但得到了伸张正义的权力,还得到了金钱和因权力而生的社会地位。
从拓荒团的角度来看,不但对艋舺的乱象进行了管理,还不用担心为这些编外人士的行为负责,两者之间的劳务关系和一纸合同是划清界限的最有力证明。
“那中年人也因此加入了治安队……那时候不叫治安队,那群被拓荒团招揽的中年人给自己的组织起了个名,就叫【艋舺】。”
韩猖一口一口抽着雪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陷进了自己的回忆里。
“一开始的时候,事情的确因此有了转机——【艋舺】里那些中年人手里有拓荒团给的热武器,做事就有底气,虽然肯定有误伤,但确实给逃进艋舺里的海盗和悍匪们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我记得那段时间,人们晚上连夜路都敢走了,不会被人抢劫,也不会莫名其妙丢了身上的零件。”
“后来,事情就变了样……”
“组织起来的【艋舺】以片区划分管制范围,这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了热武器的【艋舺】们推选出了各自片区的角头,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艋舺】就变成了十分混乱的暴力组织,那是机械蜂巢内各个帮派的雏形。”
“拓荒团在彻底解放岛屿,扭回头之后,发现【艋舺】已经发展到他们无法收拾的地步了……【艋舺】成为了打手,成为了一部分生意的代理人,其中的一部分生意甚至和拓荒团关系密切。”
这两段描述之间明显缺了一块——【艋舺】在驱逐了混入艋舺的海盗和悍匪之后,到底是怎么加入了艋舺内生意的管理,又在生意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韩猖明显省略了什么重要的事,他对那部分故事略而不提。
韩猖也明显知道另外两人看出了他的破绽,于是他快速把话题拉了回来。
“之前说道的那个中年人……他也是【艋舺】的一份子,只不过那时候【艋舺】里的猛人太多,他还排不上号……不过这也算是他的运气,因为后来排的上号的要么进去了,要么下去了,有好下场的没几个。”
“之前不是说过,这中年人和拓荒团当初那个小领导关系不错么。
在【艋舺】快速发展并腐化的那个阶段,当初那个小领导就惹上事了:
他负责的一个采购项目没有选择一直合作的零件商,而是选了某个来到岛屿上的新零件商,不仅仅是因为新零件更廉价,还因为能够吃更多的回扣。
第二天,他家里人的浮尸就在艋舺下面被发现了。
那个时候在艋舺里混的,虽然做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生意,但有些原则是要遵守的,比如祸不及家人。
那时候,混艋舺的人都知道,人都要混生活,有冲突在所难免,可人也都有家人,如果生意上的事情涉及到家人,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大家都是出来讨生活的,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没那个必要。
艋舺里混的那些人大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有什么事情要当面解决,如果祸及家人,就会被孤立,被看不起,以后就没人会跟这人做生意了。
小领导的情况有点特殊,虽然他知道自己有几个仇家,但对方事情做的隐秘,他即便有所怀疑,也无法找到确定的线索,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家干的。
这个时候,中年人站出来了。
他不但告诉小领导仇家是谁,还把对方的动机告诉了小领导:
对方就是之前一直合作的零件商,只不过他们有拓荒团的关系,其老板是拓荒团一个副团长的小舅子,所以你即便知道了这件事也没办法,因为你是要靠拓荒团生活的,你是拓荒团的官员,而且人家掌握着你吃回扣的证据,你即便向团长揭发,也奈何不了人家。
小领导当时很绝望,因为这种情况,他真的只能忍气吞声。
但中年人告诉小领导,他可以帮他报仇,而且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