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明末凶兵 > 第815章 血战到底

第815章 血战到底

明末凶兵正文卷第815章血战到底第815章血战到底

周定山的大军终于来到了苏兹达尔河沿岸,看着这片熟悉的地方,也是感慨良多。曾经神圣罗马帝国何等强大,洛泰尔二世更是力压群雄,发起了东征,现在强横不可一世的日耳曼人低下了头,那个洛泰尔就躲在苏兹达尔河对岸的帅帐内。触目遍地都是日耳曼残兵,空洞的眼神里,没有半点战斗意志。

大量的萨克森百姓,已经击垮了这群日耳曼士兵,既然萨克森王国一切安好,家人没有受到半点伤害,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战斗下去呢?为了洛泰尔家族的荣耀,还是为了日耳曼帝国的雄心?可怜的日耳曼士兵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待在苏兹达尔河附近,洛泰尔已经是精神恍惚,如同废人一般。

随着周定山的到来,伊丽莎白也终于放下了心,弗拉基米尔驻军从东面逼过来,仅仅两天时间,就横扫了路上的日耳曼残兵,有洛林人和铁匠士兵的先例在,日耳曼残兵几乎是闻风而降,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

石桥渡口,仅仅半个时辰,刘国能所部就从西面强行突破,面对强大的古镇骑兵,哪怕是洛泰尔的死忠战士,也只能抵挡片刻。雪花飘落人间,处处一片寒冷,人心彻底冰冻。刘国能瞭望远方,没有半点兴奋的神情,“迅速渡过石桥,抢占对面高地,将日耳曼人困死在岸边。”

“喏”两名参将得令后,直接领着人往对面的高坡冲去,此时的日耳曼人早已经是斗志全无,尤其是以腓特烈家族为首的领主士兵投降,更给人带来沉重的灾难。仅仅一刻钟的时间,三千大军就突破了高坡,这也意味着日耳曼人在苏兹达尔河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突破。

刘国能、周定山最终与伊丽莎白在苏兹达尔河碰面,看到伊丽莎白安然无恙,刘国能和周定山也是甚为高兴。多年的军旅生涯,伊丽莎白也不再是原来的小姑娘,站在风雪之中,美目经过四射,透着一股干练,“二位来的还算是及时,大局已定,有没有兴趣陪我去看看洛泰尔?”

“公主请”刘国能哈哈大笑,洛泰尔已经是块砧板上的肉,就看怎么切了。伊丽莎白走在前边,身后跟着刘国能、周定山还有十几将军,军容更是鼎盛非常,沿途的日耳曼士兵早已经被清剿干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余下的死忠分子也没逃脱被杀的命运。

拜思尔和苏格斯这些人是绝对不会用自己人换洛泰尔的,失去了萨克森王国的洛泰尔,又有多少价值呢?帅帐中依旧燃着红彤彤的火盆,一个披头散发,灰白苍凉的老人坐在帐中,听到沉重的脚步声,也只是淡淡的抬了下头,随后又耷拉下去,在他眼中看不到一点欲望,看不到一点生气。伊丽莎白有些漠然的叹了口气,洛泰尔是真的完蛋了,从身体到心理,全部垮掉了,这种人已经没有半点利用价值了。

曾经何时,洛泰尔也是威震一方的人物,就连腓特烈家族都被他压制的死死地,现在呢?就像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刘国能摘下帽子,挠了挠额头上的乱发,“公主,怎么处置这家伙?”

伊丽莎白耸耸肩头,有些无奈的苦笑道,“给他个痛快吧,枭首示众,齐林所部以及骑兵全部前往罗格达丘陵,这场仗该结束了。”

伊斯特拉高地之战,前后历经三个月的时间,从高地到罗格达再到叶琳堡,几乎打成了一锅粥,瑞典人、高山人、丹麦人、日耳曼人全都搅和了进来。西伯利亚被折腾的太厉害的话,对将来的波罗的海战略计划有害无益,刘国能点点头,使个眼色,就有两名参将上前将洛泰尔拖了出去,从始至终,洛泰尔就像一个活死人,什么都没说。

也许,此时的洛泰尔就是想死,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至少,洛泰尔还信奉自己的上帝,在天堂里还能留下一丝遐想。洛泰尔的死,显得如此平淡,两年前,估计谁也不会想到,洛泰尔的生死会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人死为尘土,就像洛泰尔这样的人物,一点没了脑袋,也没有那么唬人。

帝国军人草草的砍掉洛泰尔的脑袋,根本没想过利用洛泰尔做什么文章,宛若杀掉一个普通的俘虏一般。苏格斯以及拜思尔等人心中的惊讶可想而知,在他们想来,不管东方人怎么做,都应该会拿洛泰尔做些文章的,可是,人家东方人根本不屑这么做,想来,一个洛泰尔,人家未必放在眼里,这就是境界的差距啊。

外边风雪未停,苏格斯作为东方大贵族的代表,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有单独的军帐,还有两个火盆,拜思尔沉着眉头,百无聊赖的拨拉着炭火,约尔科伦就像失了魂,无精打采的,嘴上还吧嗒吧嗒的发着牢骚,“东方人做事是不是太草率了,洛泰尔这样的人,也不知道好好利用下。”

“草率什么?哎,人家估计一直没把洛泰尔当成什么大人物,否则的话也不会直接傻掉了,我看东方人八成是盯着波罗的海呢,再过两三个月,天气越来越暖和,那可是拿下波罗的海的好机会”从视野以及目光上来说,东方人要长远太多了,怪不得东方人打下萨克森王国之后就停住了脚步,还跟帝国贵族达成了默契。

都以为人家是怕了,可实际上东方人的眼光并没有放在神圣帝国,他们真正想要的就是波罗的海,“东方人很聪明,拿下波罗的海,就等于扼住了丹麦人的咽喉,随时都能向西打通北海道路。相比之下,和我们日耳曼帝国争执不下,代价就要大了许多。我们要是也能有东方人的见识,当年东征也不会败得如此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