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万历佑明 > 第七百六十六章 万历三十二年的大明,盛世永不落幕!

第七百六十六章 万历三十二年的大明,盛世永不落幕!

“明日就是除夕夜了,传旨,到时候给所有留在工地上过年的城建者准备一碗扁食,让光禄寺做好准备,如果有百姓觉得不好吃,就让光禄寺的官员明年就别来当职了。”

已代替黄勋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田义拱手称是。

所谓扁食就是饺子。

而朱翊钧之所以这么兴奋,这是因为北京外城建好后,会有更大的广场出现,而且那广场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阅兵。

朱翊钧以后检阅三军,可不仅仅只是在紫禁城内检阅,而是可以登临阅兵台检阅。

到时候,全城百姓也能在广场外围专门的高台区域观看,以增强其民族自豪心,而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大明的一份子,不再只是牛马。

本来这种阅兵,百姓是没资格来看的,外宾都比他们有资格!

但现在的大明毕竟跟以前不一样了。

“光禄寺的东西眼下是越来越分量足了啊,这才咬一口,就看见肉了!”

除夕夜这天。

因朱翊钧赐扁食给还留在工地上的城建者,所以,偌大的城建工地上,许多留守者都端着热气腾腾的扁食在工棚里吃着,一时只见整个工棚里的留守者都在狼吞虎咽,也让工棚周围雾气氤氲,绵延数里的灯笼皆迷蒙的很。

而在这时,看管仓库的官员丁和盛也端着一碗扁食与自己的同僚陈玉军,还与之说起了闲话。

陈玉军则道:“这很正常,毕竟现在没谁敢不给陛下面子了,光禄寺自然也不能例外。”

“说的也是,以前的皇帝,自己要做瞎子,贪官污吏都不怕他,该贪就贪,该瞒则瞒,现在是不敢贪不敢瞒了,毕竟是个汉人都能递状子到陛下面前,维护陛下的缇骑军校又不吃这里面的好处,自然都不敢贪不敢瞒。”

丁和盛附和着说后,就看见满城的烟花在这时放了起来,十分绚烂,一时不由得笑了起来:

“真是好看呀,和我们家乡的烟花会差不多。”

“是啊,听说今年元夕的鳌山灯会更高更壮观,每年的这段时间,我大明朝上上下下就没有不喜庆的时候,从塞北到江南,从河西到东瀛,到处都是花团锦簇、欢颜笑语。”

“都说是盛极而衰,可唯独本朝这极盛之景似乎会永不落幕一样。”

陈玉军也跟着抬起了头,说着话。

而与此同时,其他留在京师的城建者,皆在这时端起了手里的扁食,抬起了头。

不仅仅是这些城建者,本地士民和留在京师的商贾学子与务工者、旅游者,皆在这时抬起了头。

从紫禁城里的皇亲贵胄到京师的走卒贩夫。

千家万户,老人小孩,皆在这时扬起了头,绚烂的烟火照亮了他们的每一张笑脸。

为保障京师安全而来到城楼上的警部尚书李士达这时看见了这一幕,而因此回家后,就开始执笔准备画下此景。

喜欢记录市井生活的他很想画下这样的市井场景。

“虽说这可能已不过是本朝盛世里很寻常的一年,但到底将来可以令子孙知道,当时只觉得是寻常的笑容,要想一直存在,或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自己妻子问为何画这样的画时,李士达就说了这么一句。

接下来,李士达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才画完了这幅记录万历三十二年大明京师春节市井生活的长卷图,而他在将这幅画画好后就将这画献给了朱翊钧。

之所以献给朱翊钧,李士达也是想让天子知道其励精图治没有白费。

朱翊钧在看到李士达这幅画时,已经在他巡视西南的路上,而也因此,他是在一边伴着滚滚向后的列车外山河景色,一边在列车内欣赏起这幅画的。

朱翊钧看完这幅画后,沉思良久,然后问道:“前面是不是快到荆州了?”

这几年,大明广建铁路,已经建成的铁路,不只是去南京和去甘州的,连去武昌的也建了一条,而去武昌这一条就是为了方便天子将来楚地入蜀。

所以,朱翊钧现在问了这么一句列车是否快到荆州的话。

“回皇爷,是的!”

朱翊钧听后点头:“到时候,就带着这幅画去祭先生,先生在天之灵,或许也能通过这画看见今日之大明繁华,另外,李卿辛苦一下,到时候留在江陵,亲自临摹一幅在白玉石上,然后着老匠以这幅画雕砌一幅皇明国都市井图浮雕,这浮雕到时候就立在先生的陵园内,朕以别的俗物祭他皆不达意,倒是李卿这幅画来的应景。”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