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五五七章 诸葛亮的最强状态,事后诸葛亮!刘备回归,刘禅有福了!

第五五七章 诸葛亮的最强状态,事后诸葛亮!刘备回归,刘禅有福了!

“竖子!这个竖子!!</P>

备回去之后,一定剥了这竖子的皮!!”</P>

韩成的书房之中,刘备声音发寒的说道。</P>

无数的情绪,在他心里压抑。</P>

姜维表现的越是忠义无双,越是让人可歌可泣。</P>

再想想自己儿子,干出来的先一步投降,以及信任宦官不信任此等大将的破事,就越是让他上火。</P>

越发的想要让人,将其给活活抽死!</P>

这狗东西,辜负了多少人</P>

令兴复汉室的梦破碎了……</P>

就算是,在听了韩成的诸多讲述之后,在那等情况之下,已经不苛求自己这狗屁儿子,能兴复汉室了。</P>

只要他是一个正常的守成之君,别把事情做的那样过份,也就行了。</P>

可他都已经把要求降得这么低了,自己的这狗儿子却还是不成。</P>

诸多的事情,在刘备的心中来回滚动。</P>

令他憋闷的厉害……</P>

而韩成对于刘备的这种心情,也很能理解。</P>

任谁知道了自己的后代,如此的废物。</P>

把事情弄的如此糟糕,都会忍不住。</P>

相信刘备在自己这边,知道了这些消息后。</P>

返回去,一定会给他的好儿子刘禅来个大的,</P>

肯定会把原本的历史上刘禅没有挨的打,都给补上。</P>

让他有一个更加完整的童年。</P>

“皇叔,你的儿子怎么说呢,属于能力不行,但比较听话。</P>

诸葛丞相在的时候,他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P>

各方面都挺听丞相的话。</P>

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则按照诸葛亮当初所写的出师表,来治理蜀国,提拔人才。</P>

像出师表里丞相所提的董允,费祎等这些人,都加以重用。</P>

但可惜的是,这些人的寿命都太短了。</P>

都走在了他的前面。</P>

等到这些人一一去世后,出师表里面所写的人员人才用完了。</P>

刘禅就不知道还提拔谁了。</P>

然后就有了黄皓等人的乱权……</P>

以至于后世有不少人都在感慨,若是姜维能够早一点儿来丞相这边。</P>

在丞相写出师表之时,能把姜维的名字给写进去。</P>

那么姜维在今后所受到的待遇,绝对会大不相同。</P>

最起码刘禅的支持力度,以及信任方面,会有一个显着的提升……”</P>

韩成的书房里,调整了了一下情绪的韩成,开始给刘备说关于刘禅的事。</P>

“刘禅比较有名的,是后世的一个俗语,形容一个人不行时,会说对方是扶不起的刘阿斗。</P>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着名的成语……”</P>

扶不起的刘阿斗</P>

听到韩成的话,刘备的目光就为之一凝。</P>

这话,还真就是特别的形象。</P>

这狗东西,还真就是扶不起来!</P>

孔明那等千古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没把他给扶起来。</P>

同时有一些好奇,另外一个出名的成语是什么。</P>

直觉告诉他,这个出名的成语肯定不会太好。</P>

“那就是乐不思蜀……”</P>

刘备闻言,心里面的感受,变得格外复杂起来。</P>

这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并不知道。</P>

但是,只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已经让他很难受了……</P>

“……景元五年三月,刘禅举家移居魏国都城洛阳。</P>

当时的蜀汉大臣只有郤正、张通二人跟在刘禅身边。</P>

曹魏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P>

刘禅亲属被任命为三都尉、封侯的有五十多人。</P>

原蜀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皆被封为列侯。</P>

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P>

不过,刘禅一开始并没有这么顺利,刚来到魏国时,就被司马昭训斥。</P>

刘禅被司马昭训斥的时候,吓得面如土色,只怕就要被处死。</P>

不料非但未杀,反而受封,便放了心。</P>

第二天,刘禅亲自到司马昭府上谢恩。</P>

司马昭还设宴招待他。</P>

宴会上,先表演魏国的歌舞,原蜀国的官员都觉得很难堪。</P>

只有刘禅看得很高兴。</P>

司马昭又叫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官看了都流下了眼泪,而刘禅却嬉笑自如。</P>

没有一点点亡国之恨。</P>

司马昭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魏国的一位大臣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P>

即使诸葛亮没有死,也没法长久扶持这样的国君啊!</P>

于是问刘禅:你还想不想蜀国</P>

刘禅答道:我在这里很快乐,不想蜀国!</P>

蜀官们见他如此,自然十分焦急和伤心。</P>

过了一会儿,刘禅起身离席出去小便,原蜀国的秘书郎郤正马上跟他出去。</P>

在走廊里,偷偷地对他说:</P>

陛下怎么能说不想念蜀国呢</P>

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想不想蜀国,您应该哭着说:</P>

我真是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国呀。</P>

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回到蜀国的希望。</P>

刘禅牢牢记住了郤正的话,重回酒席。</P>

司马昭果然又问了一遍刘禅想不想回蜀国。</P>

刘禅便照着郤正的话,背书似地说了一遍,</P>

虽然刘禅竭力装出一副悲苦的神情,但是却没有一滴眼泪。</P>

只好把眼睛闭了起来。</P>

司马昭猜到一定是郤正教刘禅说的,便故意问道:</P>

你这话怎么和郤正说的完全一样</P>

刘禅听了暗吃一惊,便睁开眼睛说:你说得对,正是郤正教我说的。</P>

司马昭和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P>

蜀国的旧臣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没有一个不痛恨刘禅的无能……”</P>

“这个竖子!!”</P>

从韩成这里,闻听了乐不思蜀的典故后。</P>

刘备忍不住出声骂了起来。</P>

本就硬的拳头,这个时候也变的更硬了!</P>

只恨不得立刻回去,把刘禅的皮给扒了!!</P>

“……刘禅的事,那是流传的千古。</P>

后人对他也是毫不客气。</P>

比如,后世武侯祠里,也同样有刘禅的位置。</P>

只不过,在那地方,并没有刘禅的画像什么的。</P>

而是被人放上了一节朽木……”</P>

韩成继续补刀,为刘禅的美好童年,持之以恒的努力。</P>

一节朽木</P>

刘备听了韩成的话,心里有些不平静。</P>

不过,再想想自己这个好儿子,在原本的历史之上,都干出来了什么事情之后。</P>

也感觉,弄一节朽木在那里,还当真是十分应景。</P>

朽木和那竖子是何其的相像</P>

根本不必多说什么,只一节朽木在那里,便胜过了千言万语……</P>

“不过,与刘禅相对应的则是刘禅的儿子,北帝王刘谌。</P>

他在这上面的表现,可谓是远超其父。</P>

也算是给灭亡的蜀汉,争了一把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