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第 144 章

就连薄皇后都忍不住道:“这卫良娣可真有福气啊!”

“钱权皆得,一家独大。”

“就是当年栗姬与之相比也逊色不少。”薄皇后抬起眼皮,不咸不淡的语气引得大长秋悄悄问道:“不如奴婢问问太子是什么意思?”

“没必要去问。若是瑞儿像陛下,现在去找卫良娣也只会引得瑞儿生出逆反心理。”薄皇后想到刘启送去北宫的家人子,于是问道:“宦官令让掖挺送去北宫的人里有没有被太子临幸的?”

“没有。”提到这事,大长秋也是表情诡异道:“太子……对她们另有安排。”

“什么安排?”

“要么拿钱回家,要么在思贤苑里当个女工。”

“女工?”薄皇后被刘瑞的操作搞得摸不着头脑,眉头一皱道:“少府是短了太子宫的人手吗?非要让家人子去做女工?”

“话虽如此,但是奴婢听说太子宫里的家人子对思贤苑的工作非常满意!”大长秋在椒房殿的地位非同凡响,所以也就大着胆子回道:“她们在掖挺里也要做些洒扫的活计,而到思贤苑里不仅能靠织布赚些傍身的铜钱,更是能去宫外走走。”

“胡闹。”薄皇后斥道:“她们可是家人子,是太子的姬妾,怎么可以随便离开太子宫乃至思贤苑。”

大长秋只能苦哈哈地解释道:“也不是随便就能出去的,不仅得向卫良娣和太子门大夫报备,并且还要带黄门一同出去。”

“这还差不多。”薄皇后抚了下跳动的胸口,心有戚戚道:“不然那北宫还有什么体统,真是不成规矩。”

然而薄皇后只是嘴上抱怨几句,真为此动身去看的还是突然父爱爆棚的刘启。

因为怕吓到自己情窦初开的儿子,刘启来时制止通报,盯着众人“我要gg”的目光进了刘瑞看得如眼珠子似的思贤苑,然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在原地。

只见一宽阔的院落里有序摆着一系列的纺织用品,并且按照织布的流程划分成衔接着的不同区域,由负责监工的小黄门帮忙传递半成品或所需材料,然后将成段的布匹搬去仓库,等着太子家令的属官过来验收。

为了方便干活,院里的女工穿着一种麻袋似的窄袖衣裤,甚至还在袖口串了细绳,用以绑住松松垮垮的地方。

刘启的眼睛到处瞟了下,只见在墙壁上用麻纸贴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八个大字。

而在织布的区域外还有个晒茶分包的区域,以及几个用于抄写先贤典籍的桌案。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上司,刘瑞也给工作的家人子和小黄门们设置了喝茶玩牌的地方,并且和官员一样都是五日一休,留出可以吃饭喝茶的时间。

刘启:……把我给整不会了。

宦官令瞧着皇帝的脸色也不知要不要通报太子,好在皇帝并未引起院内人的注意,只是在门口看了会儿便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合着孤给他的美女全被他当女工使了。”刘启的话里满是抱怨,但脸上却没一丝怒意:“这小子,真是让孤不知该说些什么。”

末了,还补充道:“但是那院子里的布局倒是挺有意思的。”

虽说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分工制,但是受限于管理经验的不足和技术上难以实现标准化,所以在很多领域里搞分工制还不如单干来得更有效率。

最经典的便是被后世传为最早拥有标准化的秦朝。

然而根据已经出土的战国武器来看,秦朝的标准化并非为了加快武器的生产速度,而是给工匠总结的成功准则。即便是将误差控制在几毫米内,那时的青铜零件也不能像现代零件那样随意替换,甚至需要责任制来保证不会用错零件。

“孤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人参与织布。”刘启在回去的路上闭目养神道:“而且她们用的织机样式和纺车样式也跟朕所熟悉的织机纺车截然不同。”

想起那大得离奇的复杂织机和脚踏式纺车,刘启睁开并不苍老的双眼,慢慢笑道:“靠着这群聪明伶俐的女子与墨家的高超技艺,太子怕是赚了不少”

然而刘启没料到的是刘瑞不是赚了不少,而是赚得已经影响到关中的布价,最后只能调走织布的家人子去抄书,以免让关中的其她女工没了活路。

“除去传统的麻布丝绸,要不试试羊毛制品和兔毛制品,还有鸭绒。”眼见天气越来越冷,关内外的黔首们已经开始收集麻枲芦花乃至柳絮填充衣物,避免冬日一睡不起。

当然,因为跟游牧民族相爱相杀了几千年的缘故,《诗经》里已经提到这时的人民会制粗毛短褐,不过碍于关中养羊的不多,而且那些粗毛短褐的上身效果堪比刑具,所以比起羊毛短褐,黔首们更爱洗净羊毛后填进衣服的夹层,制成古代的羽绒服。

“关中养羊的不多吧!”卫穆儿瞧着刘瑞眉头紧皱地与墨家子弟乃至关中的熟练女工们研究着冬衣里各类配比与保暖效益的最大化,十分无奈道:“即便是用更廉价的鸭绒鹅绒乃至狗毛作为替代,但是考虑到羊毛的出产量与鸭绒鹅绒的出量之差……黔首们还是多采点芦花和木棉花比较实在。”

刘瑞早就查过资料,明白按照御寒指数的高低排为羽绒>羊毛>棉花>丝绵。而以性价比来看,则是棉花把余者甩开十万八千里。

“再试试吧!看看用羊毛混木锦花会不会效果更好。”刘瑞拍勉强鼓励了下一筹莫展的熟练女工与快被烦死的墨家子弟,由此想起被他派去彭城郡协助搞死吴王刘濞的牧畜商人卜式:“今年是个寒冬啊!”

以文景时的多灾多难来看,大寒之冬必有雹灾,雹灾之后必有大旱。

而在大旱之后,便是能被载入史册的特大蝗灾。

难怪光是《史记》上关于汉景帝时的天灾记录就高达三十处,简直是把汉景帝本纪写成了天灾记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