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重生一股泥石流 > 第35章 迪比特的作死之路

第35章 迪比特的作死之路

在2001年,大霸电子在魔都获得正式手机牌照,正式定名为迪比特手机,开始了手机自有品牌的作死之路。

为什么说它作死?在陆召看来,这家公司的经营策略就有问题。迪比特在创立之初,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大搞低价策略,使得迪比特在大家心里留下了低价和低端品牌的形象。结果第二年,这公司赚了点小钱,发现利润太低,又想着再去占领高端市场。为了提高知名度,还高价邀请“百变天后”的郑绣文为产品代言,采取了广告轰炸的模式做市场宣传,在终端建设的硬投入就有2个亿。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前后策略却是自相矛盾。本来在联发科崛起之前的手机市场,低端品牌的利润就不多,千元以内的手机不是没有,而是做了根本赚不了多少。现在一脚踏入高端市场,利润是有了,可销量上不去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联发科的高层和迪比特的高层都相互认识,为什么迪比特不采用联发科的模块来做低端市场?

什么叫生不逢时?迪比特就是!联发科是在06年后才正式推出“MTK”一体化模块的解决方案,而在05年初的时候,迪比特就已经病入膏肓,而且一体化模块方案在当时是机密,哪怕双方关系再好,蔡广南也不会冒着风险让自己叔叔的新方案提前泄露,这可关系到他自己的前程问题。

那时的迪比特已经几乎放弃了低端市场,一部分交给贴牌代理运作,一部分自有产品,换了个外壳加价销售。结果市场上充斥的各式各样的迪比特,你都不知道哪个是原厂的,哪个是贴牌的,整个品牌被运作得一塌糊涂。

为了解决麻烦,脑洞大开的高层,想出了一个奇葩办法,多注册一个手机品牌。他们对外宣布,咱迪比特将采用双品牌策略,通过大迪比特(DBTEL)和小迪比特(Dbtel International)这两个子品牌进行市场细分。“大迪比特”系列囊括中低端的手机产品,而高端的多媒体手机则被包含在“小迪比特”系列之中。他们希望利用双品牌来区分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对不同消费群体全面覆盖的多品牌策略。

就用“大,小”两字来区分品牌的不同,请问你是把消费者当脑残吗?就像陆召,他之所以想找两个不同的品牌来代工,就是因为自己面向的是学生和农民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

最让人无语的是,高端品牌贵则贵,档次摆在那里。低端品牌质量没有提高多少,价格还稍微往上提了一些。整个品牌定位成了四不像。

对此,陆召只想说,你们真做出了一个“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上”的特殊品牌。

“额。”蔡广南愣神道:“陆总之前不也是想做贴牌手机吗,手机品牌的定位也没那么重要吧?”

陆召摇头:“问题就出在品牌上,如果我接手迪比特,会遇到三个麻烦:第一,我做贴牌手机本身就是追求利润,让我以比市场价高出几倍的价钱购买一个不值钱的生产线,再搭上300多个工人作为负担,这不是做生意,是做慈善;第二,在消费者眼里,迪比特没有大小之分,假如迪比特公司真的破产,那么别人也会误会是我破产。第三,如果迪比特与以前客户和经销商有什么没有解决完的纠纷,会不会因此找到我这里?还有这个品牌以前卖出去的产品,假如售后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找我,而我根本没有以前的配件。”

“实不相瞒,公司的报价却是虚高,行内的人其实都知道,我们迪比特公司已是山穷水尽,连年的亏损,让我们现在负债累累,甚至还拖累了大霸集团的股价。如果不是为了稳定市场,我们甚至都想过要把整个迪比特手机打包出售。”说到这里,彭久新看了看陆召,诚恳道:“现在的手机品牌虽然多,但是手机牌照有价无市,迪比特本身在市场还有一点知名度,陆总如果对于价格有所不满,我们也可以再商量。”

陆召呷了一口茶水,右手指在桌上自然敲打,问道:“我有一个疑问,联发科和大霸集团同属宝岛公司,彭总和蔡总又是同学,在这个基础上,难道双方就不能合作一下,携手渡过这次危机?”

彭久新苦笑:“陆少有所不知,我和蔡总是留学同学,就读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蔡总可以说是家族企业,而我只是职业经理人。两家公司总部都在宝岛,大霸科技和联发科同样生产手机配件,其实更是竞争对手,别看我在迪比特手机公司忝为副总裁,在大霸公司的大决策方向上,我是没有发言权的。”

陆召看着彭久新道:“不知,如果这家公司的牌照成功溢价卖出,蔡总是否满意,彭总又能获得公司怎样的回报?”

“咳咳。”蔡广南差点被一口茶水呛住,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当然也被同学许诺了好处,不过这个陆小开问话也太直接了吧。

“这个……”陆召一句话说的彭久新尴尬不已,要说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干,眼看公司大厦将倾,为了稳定人心,公司许诺的业绩提成当然不少。

陆召没有让对方尴尬太久,他接着道:“其实,让我5000万元买下这个牌照来,也不是不行。但是彭总答应要为我做到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