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4章 武举的必要性

第24章 武举的必要性

“李卿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是有谏言吧?”朱见深希冀的问。

他现在实在疲于应付,心情就没好过,只希望李青能有好计策,帮他减轻一下压力。

李青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皇上,你现在能行使的权力有多大?”

“哪有什么权力啊,朕登基还不满一年,百官……你都也看到了。”朱见深苦笑,“真要说使得动的人,也就太监了。”

“确定使得动?”

“当然!”朱见深有些下不来台,哼道:“朕对宦官向来厚道,之前牛玉那般混账,朕也只是发配他去南直隶;

小恒子下台后,朕又是赏宅院,又是赏钱,恩赏无以复加,宫里的这些太监,自然会感念朕的好。”

李青微微颔首:“除了太监呢?”

“……还有你。”朱见深煽情道,“李卿一心为国,天地可鉴……”

“好了好了。”李青赶紧打断,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毫不客气道:“皇上你这也不行啊。”

朱见深:“……”

你以为我不想,可这才大半年光景,哪有那么好掌权……朱见深哼道:“永青侯来,不会是消遣朕的吧?”

“我没那么无聊。”李青好笑摇头,“这次,我是真的给你献策来的?”

“哦?”朱见深精神一振,“你又有计?”

“武举!”

“好啊!”朱见深一击掌,大笑道:“朕也有这个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李爱卿不愧是三朝元老,嗯……甚好。”

顿了顿,道:“不过计策是好,却也得能施行才是,百官可没那么好说话……”

随即又是一笑:“但朕有李爱卿,想来他们也不敢跟你对着干。”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他们都敢跟你对着干,怎么就不敢跟我对着干?

当然,若我软硬兼施,是能帮着皇上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下去,但效果定然大打折扣!

真正的大决策,还是要在规则中运作,强来是行不通的。”

朱见深颔首:“朕洗耳恭听。”

“太监要用!”李青沉声道:“至少他们听话,心在你这儿,司礼监的权柄并不小,却一直得不到开发,其实当初宣宗设内书堂,就是为了预防今日之朝局。”

“这你都知道?”朱见深诧异。

“……这不重要。”李青岔开话题,继续道:“用司礼监来牵扯群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他们妥协;

当然,单是这样并不足以让他们低头,所以,皇上你也得适当妥协。”

“比如……?”

“先帝为了稳定朝局,让提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

“李贤?”

“嗯。”李青没计较他的打断,接着说道:“现在李贤离任,内阁首辅也就有名无实了;

当初李贤在任时,在吏部天官兼内阁大学士的加持下,可是有着秉笔之权,如今吏部、内阁并无关联,这个秉笔之权也就没了,不妨下放给陈文,让他这个首辅,变得名副其实。”

李青道:“这样并不会让内阁失控,最后的批红仍有司礼监,由皇上你来决定。”

“只给首辅……这诱饵是不是太小了?”

“不小了,这一来,首辅就会炙手可热,不仅内阁成员都会欢喜,且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内讧。”李青阴恻恻笑道:

“别忘了,陈文可不是吏部尚书,想把他拉下来,难度并不是很大,而阁员想坐上首辅位置,最终还是得看皇上,你说……嗯?”

李青挑了挑眉。

朱见深哈哈大笑:“嗯,不错,还得是你啊,真阴……咳咳,还有呢?”

“……”

“吏部尚书悬而未决,但早晚要定下人选,不妨为武举铺路,”李青沉吟道,“那个姚夔在官场人脉广,名气大,不如…便宜他了。”

李青继续说道:“这样还不够保险,差些火候,所以……”

“但说无妨。”朱见深已经嗨起来了,他觉着这么搞的话,武举多半能成,且往深处想,他并没什么损失。

“裁撤军队。”李青道,“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讨好文官,从而削弱大明军备;相反,这是为了精炼大明军队,减少一定的财政开支,同时为注入新鲜血液做铺垫。”

斟酌了一下,李青建议道:“年满四十五岁的士兵,可允许归田养老,并发放一定的恩赏,这样既获得了军心,又能让大明士兵有了奔头。”

其实他想把年龄放在四十,但又怕人一下走太多,从而影响到军心,这才又加了五岁。

朱见深略一沉吟,便大点其头:“成,就这么办!”

他欣然赞叹:“先生这一计,甚妙,绝妙啊!”

先生……再次听到大明皇帝这么称呼,李青心绪复杂。

有感慨,亦有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