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由“龙江”发来的消息,李杰被吓得不轻,随即用短途语音电台联系了跟在后面的金洪。
两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依然按计划行动。
按最初的安排,第43分舰队的任务,就是在开战后全速向纽兰舰队后方突击,找出藏在主力特混舰队后面的航母特混舰队。如果遭遇了纽兰主力特混舰队,还要协助第42特混舰队作战。
纽兰战列舰有炮瞄雷达,第43特混舰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也有炮瞄雷达。
在回港大修的时候,为了增强夜间的作战能力,两艘“北河”级都在后桅杆顶部安装了炮瞄雷达,还增加了相关的指挥设备,甚至为此调整了指挥系统,由设在后舰桥的指挥中心负责炮战。
这么一来,主舰桥的指挥中心就主要负责防空作战。
因为改动之处很多,还需要进行大修,前后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在第41特混舰队成立前,两艘“旭海”级顶替了两艘“北河”级,编在刘向真指挥的特混群里面,为航母提供掩护。
如果不是这次作战心动,并且编入第43特混舰队,两艘“北河”级该返回第21特混舰队替换两艘“鲁河”级,为两艘航母提供防空掩护,从而让两艘“鲁河”级回造船厂接受大修与改造。
在第43特混舰队,四艘快速战列舰配的都是400毫米舰炮。
虽然舰炮数量不同,而且身管的倍径也不一样,但是两艘“北河”级都在大修期间的改造中,通过更换主炮的发射机构,获得了发射新式穿甲弹的能力,只是无法将新式穿甲弹的威力全都发挥出来。
此外,四艘战列舰携带了足够多的新式穿甲弹。
因为是以对海作战为主,所以四艘战列舰的主炮弹药库里面,有三分之二是穿甲弹,而且其中的三分之二是新式穿甲弹。
平均下来,“旭海”级的每门主炮有四十余发,“北河”级的每门主炮有接近五十发。
对面,纽兰海军还有六艘战列舰没有出现,不过只有三艘“科拉”级配备的是16英寸主炮。
根据最新情报,三艘“科拉”级都没有进行现代化改进,因此未必能够使用刚研制出来的重型穿甲弹。
如果使用上次大战期间的老式穿甲弹,当交战距离超过20千米,威胁就微乎其微。
至于那三艘“新墨”级,配备的14英寸主炮,更不值一提。
在理论上,哪怕用新式重弹,14英寸舰炮也很难在正常交战范围内击穿“旭海”级的装甲。
关键,这是四艘快速战列舰。
哪怕是打不过,难道还跑不过吗?
只要凭借快速战列舰的速度优势,保持有利的交战距离,比如控制在20千米以上,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这也正是李杰与金洪商量的结果。
先通过远距离炮战干掉三艘威胁最大的“科拉”级,再靠速度优势追上去,干掉另外三艘“新墨”级。
只要运气不是太差,保不准能像在守望者海峡西面对付狭夷第一主力战队那样,取得完美的胜利。
航母特混舰队?
遇到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
第21特混舰队就在第43特混舰队的西面,同样在快速向东航行,在天亮后就会出动侦察机。如果第43特混舰队在天亮前发现了纽兰海军的航母,第21特混舰队就能够派舰载机直接发起攻击。
航母特混舰队被打垮了,顶在前面的主力特混舰队还跑得掉?
可见,没有理由因为敌人的战舰配备有炮瞄雷达就驻足不前。
李杰与金洪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