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帝国争霸 > 第136章 返璞归真

第136章 返璞归真

站在帝国海军的立场上,第三轮军事改革的重头戏,用一个成语就能形容。

返璞归真。

前面已经提到,在大战结束之后,因为打垮了所有对手,所以帝国海军一度迷失在了独霸全球的光芒之中。等到在波伊战争当中尝到苦头,帝国海军担负起“断后”重任,不得不逆势而行。

在这几十年里,帝国海军其实一直在原地转圈。

最典型的,就是以航母为核心的战术体系。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化,是对海军价值的错误理解。

关键问题只有一个:航母是什么?

毫无疑问,航母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一套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中的核心存在。

这也是航母跟战列舰的主要区别。

虽然在航母诞生前,也就是战列舰称霸海洋的时代,海军同样是依靠体系作战,战列舰只是骨干打击力量,但是在舰队决战当中,战列舰是绝对的核心,其他舰艇并不具有决定性价值。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是一对一的战斗,战列舰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显然,航母没这么大的优势。

在航母的时代,航母只是搭载与运作舰载航空兵的平台。哪怕把舰载航空兵当成航母的组成部分,航母也只是舰队里的力量担当,即负责火力输出,在防御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

可见,在航母诞生之后,海军才真正进入到系统作战的时代。

由航母充当核心的舰队,必须得具有称霸海洋,针对所有潜在对手均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实力。

往简单说,航母舰队必须具备完善的作战能力,不但能够制海与制空,还要有反潜、对陆打击与远程兵力投送能力。

正是依据这套理论,帝国海军才打造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航母战斗群。

也正是依靠航母战斗群,帝国海军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为唯一的全球海军。

这个时代的航母战斗群,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

用当时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一支航母战斗群消灭不了的敌人,如果有,那就多派几支航母战斗群过去。

只是,前面提到了一个问题。

在跨时代的发展中,为了保持相对强大的作战能力,航母战斗群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作战效率也越来越低。

任何一个系统,效率总是跟基本单元的数量成反比。

可问题是,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只是在回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在第二轮变革当中,其实就是把航母战斗群拆散成多支作战编队,而航母打击群只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除了航母打击群,还有以反潜航母为核心的反潜编队,以及由两栖攻击舰为首的登陆舰队。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海军的作战体系不但没有变得更加精简,还削弱了航母在海军战术体系中的价值。

也就是这一轮变革引发了“航母无用论”。

在“航母无用论”甚嚣尘上的那几年,帝国海军还专门组织人员,就是否需要继续建造大型航母进行探讨。帝国论议两院的军备委员会还专门拨款,委托设计方搞出几种中型与小型航母的设计方案。要不是帝国海军坚决反对,白止战与李铭博等名将还健在,恐怕在第一批“陈炳勋”级建成后,论议两院的那些大老爷就会强迫海军建造4万吨,甚至2万吨的中小型航母。

此后,导致军情局局长引咎辞职,数名海军将领提前退役的“吨位事件”,也跟“航母无用论”有关。

显然,必须得重塑航母在海军体系当中的价值。

在周涌涛入主首辅官邸之前,帝国海军的众多将领,一直在为此努力。

其实,带头人也就是周涌涛。

做为在白止战之后,帝国海军最为杰出的统帅,周涌涛对航母的认识,其实还在白止战之上。

不要忘了,白止战是从战列舰时代走来的统帅,而周涌涛在一线部队服役的几十年都是在航母上度过。

出任首辅之前,周涌涛把重点放在舰载航空兵这边。

在他的推动下,“战-9”项目顺利推进,而且有了“战-12”项目,由新式舰载运输机充当平台的“巡-4”舰载反潜巡逻机与“指-11”舰载预警机,以及在相互妥协之后由海军牵头的“攻-X”项目。

只是,在这些项目瓜熟蒂落之前,周涌涛就住进了首辅官邸。

在海军航空兵的主要舰载机项目当中,以“运-7”双发舰载运输机为平台,被寄予厚望的“指-11”迄今都没完成,甚至连样机都没制造出来。在5年之前的新历145年,该项目被无限期搁置,替代方案是把为其研制的雷达系统装到“指-6”上面,发展一种价格更低廉的舰载预警机。

受此影响,就连“运-7”项目都被束之高阁。

所幸的是,抢先起跑的,也是在前期最受重视的“巡-4”推进得非常迅速,在“运-7”项目下马之前就完成了验收试飞,还拿到了帝国海军的订单,顺利加入了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序列。

在周涌涛策划的海军第三轮变革当中,“巡-4”是最重要的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反潜巡逻机是去掉航母“攻击”头衔的关键所在。

在航母打击群里面,攻击航母不承担反潜任务,准确的说是舰队反潜任务,因此在攻击航母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里面,通常没有反潜巡逻机,最多配备几架反潜直升机,舰队反潜任务由反潜航母承担。

这么安排,主要就是反潜巡逻机不够先进。

在“巡-4”之前的“巡-2”,以“运-6”双发活塞螺旋桨舰载运输机为平台,性能根本算不上先进。

虽然后来进行改进,特别是换上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巡-2”的性能有了提升,但是依然无法应付增强的威胁,反潜作战效率无法达到海军的要求,也就没办法缩小反潜巡逻机大队的规模。

为此,就只能由反潜航母搭载反潜巡逻机。

“巡-4”出现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凭借喷气式发动机赋予的更快的飞行速度,以及更大的起飞重量,“巡-4”在执行典型的舰队外围反潜任务时,作战效率是“巡-2D”的10倍。理论上,以前需要1个中队的30架“巡-2D”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1个中队,最多8架“巡-4A”就能完成。因为让大型航母搭载8架反潜巡逻机,占用面积不会比搭载8架反潜直升机多多少,对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打击能力没太大影响,所以在“巡-4A”正式服役后,帝国海军不再需要专门的反潜航母。

显然,这就是“攻击航母”被“超级航母”取代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