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3章 人皮

天亮之时,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遇刺一事已传遍大都。全城戒严。

中臣也先事发之后已奉张九思之命星夜赶赴千里之外的上都向忽必烈报告。他中途不断换马,到天黑已跑完这千里行程。

忽必烈闻讯,龙颜震怒,当即命枢密副使,右丞相博罗与司徒和礼霍孙飞驰大都讨伐乱党。二人也是星夜兼程,于次日下午就抵达京城。

一入城,博罗便得知贼首王着已当场被捕获,六十余贼人当场被格杀或被擒,其余十多人在逃。其中,于现场被认出的另一贼首高和尚中箭负伤,尸体于和义门以西十余里处的一座棚子中被发现。

博罗梳理各部报告后,发现一件惊人的事实。在京城的枢密副使张易事发前轻易相信陌生信使的伪造太子令,将部队布置到皇宫外围。

同时,那张假太子令中并未提到要诛阿合马,而宿卫高解的证词表明,张易很可能事先已知道贼人的图谋,其调动部队之举可能正是为了保证贼人刺杀阿合马的行动不受干扰。

博罗不敢怠慢,当即以忽必烈特使的身份命人将张易逮捕,同时将详情快马急报皇帝。

二十二日,从上都传来忽必烈的旨意,王着,高和尚,张易等乱党就地正法。

和礼霍孙问道:“高和尚已死,如何正法?”

博罗一挥手:”这有何难,从尸体上砍下脑袋便是。“

当日,王着,张易便在御史台狱被处决。听说王着在临刑前大呼:”今死矣,他日必有人为我着书立传!“

忽必烈中断在上都的行程,即日偕太子真金启程回京处理阿合马被杀一事。

按理,王着等乱臣贼子首级应当传至四方以警他人。忽必烈回京后,刑部尚书也是如此向他建议的。

张九思对太子进言道:”张易应对失职,以兵授予贼人,被斩理所当然,只是以此定张易通谋之罪,似乎过分。请太子向皇上求情,免去其传首四方之耻。“

真金太子应允,对忽必烈说:”张易骨鲠老臣,轻易便定通谋叛逆之最,恐太仓促。“

忽必烈点点头,那就看在他为我出谋划策几十年的份上,让他免去死后出丑吧。

其实忽必烈对传首与否毫不在乎。他所关心的是到底谁是幕后主谋,以及逆贼真正的目标只是他的宠臣阿合马,还是他这个皇帝。

静下心来,他开始不相信王着这个小小的千户会为痛恨阿合马专权而舍弃身家性命,干出这么大的事来。

连张易,忽必烈也认为不会是主谋,这样明目张胆谋杀大臣,岂能是这个足智多谋的老臣所为?

忽必烈现在有些后悔,为何如此匆忙下令处死王着等人。

到底谁是主谋,忽必烈怀着这个疑问,决定找人问问。

可他不想找任何朝中重臣,他们的意见必然偏颇。

忽必烈想到一人,王思廉,由老宿卫董文忠举荐,素来以贤达闻名,而且入仕不久,和朝中任何派别都无瓜葛。

忽必烈当即召王思廉入宫,屏退左右,问他:”张易造反,你知道么?“

王思廉回答:”为臣不知详情。“

忽必烈一皱眉:”造反就是造反,甚么是详情?“

王思廉不慌不忙地说:”篡位改元为反,逃往他国为叛,占山为王,残害百姓称为乱。张易之事,为臣不知该算哪种。“

忽必烈道:”从前,大学士窦默还在时,我有事问他。他想甚么就说甚么。你能不能这样?我再问你,张易做的事,张文谦知道不知道?“

王思廉不加思索地回答:”他不知道。“

忽必烈又一皱眉:“这个为甚么你又答得这样快?”

王思廉道:“张易和张文谦素来不和,所以张文谦不可能知道。”

忽必烈听闻此言,十分满意地让王思廉走了。

作为皇帝,忽必烈最为担心的便是下面的重臣联合起来反对他。倘若如此,他就有麻烦了。

既然同为金莲川老臣的张易和张文谦不在一条道上,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此次刺杀阿合马,无论谁是主谋,可能真的只是为杀阿合马而已,除非......

忽必烈想到那个人,又想起几十年来那些谋士给自己灌输的历朝历代故事,便不敢往下想了。

............

人言道,墙倒众人推。阿合马一死,以前受他迫害排挤的大小官员纷纷站出来揭发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举报信雪片般涌入掌管政府监察的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