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要亲自监督织布机的建造工作,争取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织布机达到五千台。
当然,这个任务主要是替代杨里的,杨里的首要任务还是去对织布机进行新的改造。
不然的话,直接从宫中调二百工匠出来,按照流水线制作流程,十天就能把织坊扩充到五千台的规模。
杨里的研究任务陷入了瓶颈,当下使用的织布机已经已经被改装到了极致,在进行小幅度改动的价值也并不大。
而按照李元景的要求,杨里将重心放在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即不用人工去控制飞梭,杨里想到了利用水力,利用转轮,但效果都不好,基本上每五次至少有一至两次会把线扯断,换算下来效率反而是降低了。
关于原理,李元景也不懂,只能爱莫能助的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杨里自己去解决。
“成了……成了……我成了……”
正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长孙濬兴奋的冲进了院内。
王府还在建造之中,但第一批的织布工坊和冶铁工坊是最先建立起来的,两个院子紧紧相邻,仅有一座院墙之隔。
隔壁的冶铁工坊的院子内正竖立着一只大约十米高的高炉,上方还冒着滚滚浓烟。
研究了几个月的时间,长孙濬终于是见到了自己的成果,甚至为了能够尽快的搞成,长孙无忌还亲自开了后门,悄悄的替长孙濬招募了五个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来帮忙。
“走,一起去看看,顺便也换换脑子!”李元景点了点头,对于长孙濬的成功他并不觉得意外,如果不成功那才叫意外呢。
高炉大致的布局自己已经告诉他了,而长孙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在局部方面进行试验改进,而且他身边还有五个经验丰富的老铁匠,练出来铁的质量自然有人第一时间为他把关。
杨里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心里面却如同有一座大山压着自己喘不过来气似的。
连长孙濬这个小屁孩都成功了,自己却还在原地打转,况且自己搞的是织布机,长孙濬搞的是铁,在杨里看来,铁的难度要远远的高于织布机。
但现实就是这么无聊,总是喜欢玩弄人。
“现在是什么情况?”去往隔壁的路上,李元景忍不住的问道。
虽然自己这段时间没怎么关注隔壁,但对于冶铁的技术改进可是一直没有放松的。
一旦这个技术被成熟的运用,那么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这根本就不用多想。
现在大唐的冶铁技术虽然称不上落后,但也绝对跟先进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效率奇低。
当然,目前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
“这一炉烧了一整天,不断的把矿石扔进去,现在已经出了至少三百斤铁了,工匠估计这一炉目前为止差不多能出一千斤,一天半一千斤,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长孙濬兴奋的说着。
他也同样知道冶铁技术的改进意味着什么,这已经不是一个县伯就能打发的了。
十倍?
李元景呵呵笑了笑,一个高炉的出世,仅仅只比古法提高了十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