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碗,敬洪州都督府的水师兄弟。”
“第三碗,敬全军将士浴血奋战,才能有此大胜,干。”
“干干干”
“干干干”
大晋但凡军中宴会,士卒每人可以有两升酒,两斤羊肉,还有米饭、蒸饼、薄饼等吃食,甚至每人还有一斤干菜,以及酱猪肝或者羊肝,还有糯米做的食罗等。
至于将领们,自然待遇更为优厚。
例如这摆在城门楼子里的宴席,有河鲜、螃蟹、卤鹅、羊肉以及各色瓜果。
傅津川和张既因为都有些心事,于是匆匆喝了几敬酒,用过些餐食填饱了肚子就一同离开宴席。
两人带着各自亲卫一起出城,来到了江岸边上。
此时天气甚好,没有雾气,可以望见对岸的采石矶。
“张伯父,和州之战,官军大获全胜,此时可否乘胜追击,直接渡江攻取采石?”
傅津川的话很直接,让张既陷入了沉思中。
半晌之后张既开口道:“采石倒是可攻,可无后续援兵,一座戍堡攻下又能如何?”
张既道出了傅津川目前的窘境,即便打赢了这场和州之战,斩首两万余,俘敌万余,但想要一口气攻过大江,还是需要更多的兵力。
傅津川目前能够调集的兵力也就是眼前万余人,新编的靖南军距离能够出战还需要时间操练。
而现在这边的仗打完了,代表着吴王没有能力跨过大江了,稳住了淮南前线。
但决定着能不能迅速扫平叛乱的关键点,在于宣州对峙的南北军两军近二十万大军。
此时大江之上的一艘小渡船正在大江之中,船舱里只有三个人,两个大汉和一个中年书生。
正是红莲道的方家兄弟和军师庞知古。
“没想到最后这场风帮了吴王的忙,不然这老小子要么跳进大江喂鱼,要么被活捉送去上京。”方蛟笑着说道。
其兄方虬道:“是这吴王命不该绝,不过眼下这情况,找他共事相比就要容易些了。”
方蛟道:“哈哈哈,以往这老小子看不起咱们红莲道,这被官军杀的大败,看他如何猖狂。”
这时候一直闭目养神的庞知古开口道:“还要看宣州那边的胜负。要是宣州那边的南军败了,吴王就是秋后的蚂蚱,咱们就没有跟他共事的必要,若是北军败了,咱们在起事,方才有共事的必要。”
方虬道:“先生这话在理。若是吴王事败,咱们仓皇之间起事,必定会被官军剿灭。打到现在,边军精锐可还没到呢。”
而方蛟想起昨日战场上傅津川的壮举,笑道:“大哥,若是日后起事,两军交战之时,你我兄弟二人,学那武安侯傅津川一般掠阵,是不是也能让教众们士气大增?”
方虬想了想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庞知古。这事其实他也没有答桉。
庞知古没有问答而是问道,“元帅你的轻功,最多一跃能有多远。”
方蛟想了想,“一跃也就八九丈远,我跟兄长都不擅长轻功,不过天底下轻功最好的人,一跃也不会超过十丈。”
“若是身穿甲胃呢?”
“那最多不过六七丈。”
庞知古听后这才点点头道:“武安侯傅津川昨日五骑掠阵占了个便宜,那就是叛军之中没有骑军!追不上,也围堵不及。但是官军可不缺骑军,更有硬弩..若是圣公和元帅效法傅津川之所为,就得在身穿重甲的情况下,比起官军骑兵还要快...”
方蛟听后摇了摇头,“若是不穿甲胃,在短段时间内比官军骑军快...若是着甲,怕是不行...”
后面的话他没说,若是不穿甲胃在战场上怕是要被射成刺猬。大宗师虽然是武功超绝,能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
但所谓的金刚不败,不过其实是佛门心境而已。
宗室高手若是站立或者搏杀之时全身运气抵御或可抵挡普通的箭失,但绝对无法以血肉之躯在数十步内硬抗强弓硬弩。
而在在移动中,体内气机运行灌注双腿之上,所以才能一跃数丈,但这时候却不能运气抵御箭失攻击,只能以速度来躲避,但战场上千弩齐发,往哪躲去?
这时候他才想明白了,昨日的事情,不可复制。
胆略、武艺、对战场的观察力...甚至还有千载难逢时机——南军没有骑军。
这些所有条件叠加,才造就了武安侯傅津川这次注定载入史册的掠阵。
五骑闯阵,全师而归。
“圣公和元帅有大志,不可太过依赖自身武力,而要多习兵书战策,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