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特这个人醉心于研发,对于经营上面的事情不太操心。所以对于查红英他们的行为根本不在意,恨不得不让他管了才好呢。
而查红英善于财务,而卢克精通各种设备,两个人合作也是相得益彰。
至于公司其他负责人,对不起,本来欧洲人家庭观念就重,下班就可以不接你老板电话。再加上各种假期,巴不得不来才好呢。
如今多了这么两个勤奋的人,他们自然巴不得全交给他们才好,反正薪水一分也少不了。
卢克也有欧洲人的惰性,不过习惯了叶雨泽的风格之后,勤奋了很多,毕竟这个老板是真给钱啊!
如今又能和查红英在一起,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上班或者在家根本没区别。
而凯文和邱希望更是两个科研疯子,经常连轴转的。特别是接触到这个新行业之后,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公司。
斯密特虽然是欧洲人,但是搞研发的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对于这样的员工自然大加赞赏。把越来越多的事情交给两个人来做。
本来邱希望和凯文就每天都和光刻机打交道,对这方面了解极深,斯密特这一重用,这一块东西对两个人很快就没了秘密,很快就能参与到核心部件的研发了。
查红英和斯密特的对赌时间是一年,所以斯密特基本也都在连轴转当中。他可不愿意把自己的股份白白送出去。而邱希望和凯文也就成了唯一能无条件配合他的人。
只是一种新产品的研发太艰难了。2002年全球芯片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摩尔定律也开始止步不前。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所能容纳的元器件数目每隔大约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摩尔定律一直在发挥作用,但当光刻机的光源波长卡在193nm,芯片的制程缩小至65nm时,摩尔定律开始失效。
日本光刻机巨头尼康和佳能发扬传统艺能,选择了保守求稳,寄希望于157nm波长光刻、以空气为介质的“干式”光刻技术的突破上。
而这时候则2002年,时任台光电光刻技术研发负责人的林务本提出了一项构想,即利用水做介质的浸润式光刻。
原理是利用光通过液体介质时会弯折的特性,显微镜的影像透过浸湿的镜头会进一步放大。
相反地,当光线通过浸在液体中的微缩影镜头时,就能将影像藉由折射率进一步缩小。林务本认为市面上既有的193nm微影透过水折射的效果要比正在攻克的157nm效果会好得多。
在台光电的支持下林务本带着方案亲自跑遍美国、德国、日本等地,但无人理会,因为在如此精密的仪器中加水的想法听着就不靠谱,并且当时的光刻机厂商已将大量的研发投资押注157nm干式光刻机,此时要他们再开一条技术路线,投资风险太大。
尼康甚至仗着垄断地位要求台积电雪藏林务本。最后,走投无路的林务本,遇到了雄心勃勃的AS斯密特,二者一拍即合。斯密特清楚只有技术才能以小博大,要想在技术上打败尼康和佳能,新的技术路线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