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香笙 > 第二十四章 争锋相对

第二十四章 争锋相对

苏太太执了绿萍的手,望了李太太道:“你们两位,我看我就不要介绍了吧。”绿萍先笑着招呼道:“李太太,真是好久不见。”见人家并没有予以回应,便接着对香笙说道:“上一回你在我那落下了什么,你记得吗?”香笙很努力地想了想,摇头道:“我没有印象。”绿萍笑道:“是两个茶杯。”香笙道:“我说呢?回去以后,总感觉丢了东西,又老是想不起来,究竟丢了什么?”绿萍道:“本来那两个杯子,我看着不像什么贵重东西,因此没有立刻就去通知你。什么时候你有空,再上我那去取。我给你好好得收在柜子里呢。”李太太接上说道:“看着不像什么贵重东西?杜太太说话口气好大。”她说完,故意端了茶杯子来喝水,绿萍道:“我们这种小门小户说出来的话,在李太太这样大户人家面前,怎敢谈到口气一方面来呢?”李太太笑了笑,道:“哟,我倒忘了,杜太太现在是自立门户了。”香笙坐在中间,赶忙就打圆场,把他俩的话头,岔了开去,向绿萍问道:“赁房子的事怎么样了?”绿萍本来对李太太还存一丝客气,见人家并不领情,干脆也说开了去,便道:“我那房子地段好,老早就赁出去了。那户人家的女人,碰巧也养了孩子。我央她帮忙照料我那个儿子,在租金上给她减了三成。她倒十分乐意。”她把“我那房子”几个字,又着重说出来,李太太听见,心里格外不受用,看她说得眉飞色舞,似乎把日子维持得很不错,大有赶超自己的抱负,心下也说不出来是生气还是妒忌,已经不愿再多听她说一句话,便站了起身,对苏太太说想要看一看凤先。

苏太太叫来珍儿问话,珍儿道:“小姐还在休息。”苏太太一面对李太太先打一个预防针,道:“凤先这孩子年岁越长,身子反而越不好。隔三差五就是生病,药一直也没停过。昨晚上发热,小脸红得火球一样,把我吓坏了,巴巴去求了大夫来,折腾大半夜,解了几次小便,早上才好些。”李太太道:“既是这样,不要惊动她了。我上去看看她就是。”说着,便同香笙一道上楼。

苏太太唤天青在楼下陪着绿萍,一会儿也上楼去了。

李太太走到凤先房门外,站在门口向里边看了看,见凤先蜷睡在床头一角,身上一条湖绉小被,上边一大半截身子露在外头,陡然间以为那是凤姑,心里升起一股火苗,张望着预备找到娟儿丫头来训一通,为什么小姐踢被子,你竟没有照看好,这样子怎么不会染上风寒。正待发作,仔细看时,却看见是珍儿站在一边待命,心里那股火苗就强压了下来,毕竟凤先是人家的孩子,自己心疼归心疼,总是要划清界限的。她于是只好自己走过去,给她掖了掖被子。香笙把凤先的手拿起来,在掌心里捂了一捂,又把手背来探她额头,觉得热确已消了,她心里有话,也是没有说出来,两只眼睛倒红了。

李太太看见香笙这个样子,心里更是酸楚,想起以往的事来,是十二分后悔。假设把凤先养在身边,同凤姑两个人倒是一双好姐妹,再不济,也不至于被别人抓了把柄,成天得提心吊胆。

这时候,苏太太走了上来,远远得冲他们喊道:“李太,香笙,我们几个凑一桌,打打小牌,怎么样?”

李太太简直被她惊了一跳,赶忙去拉香笙,示意她收敛情绪,不要给人家误会了,自己走了出去。香笙站在床边,还是不愿走,又把手在凤先头发上抚摸了两下,忽然间,凤先睁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很安静得,就是望着她笑。这个时候,对面屋子里已经响起了哗啦啦麻雀牌的声音,绿萍走了上来,冲她叫道:“香笙,就等你啦。”

香笙本来很心不在焉,打了这一上午的牌,就把身上十几块钱全部输了过去。她只好刹车,推说自己有点头昏,请了天青来接替她,自己就站到李太太身后,给李太看牌。又摸了几盘,李太太口袋里的钞票,也是只出不进,她再一看钟,不知不觉已是过了一点钟了。苏太太料想大家都饿了,先叫厨娘上了几盘西点。李太吃了一块蛋糕,准备告辞回去。苏太太道:“难道你们输了钱,就要走吗?”李太太笑道:“没听见说赢了人家的钱还不让人家走的。”苏太太道:“算下来,我今天只能算是没有输,就是赢,也赢得不多,一大部分都进了杜太太口袋。我还想着,下午我们联手把钱再赢过来呢。没有什么事的话,就在我这里吃饭好了。”李太太道:“我这个侄女,待一会就要回山上去呢。”香笙道:“是的。一来我不擅长打牌,二来我确实有点发昏。苏太太,实在对不住,让您扫兴了。”苏太太笑道:“快别这么说。你要是有事,我也不好强留你的。本来打打小牌,就是消遣,算不上什么正经事。”说着,就同李太太一道走到大门口来。

李太太正要走时,心里面对于凤先,很放心不下,本来有几句话想要同苏太太叮嘱,不料苏太太先开口道:“蔡先生那边,我会去交涉,所以李太你大可放心。过几天,我到贵处接人,什么也不需要带,我领他到那边现买。”李太太听那话,心里是老大不情愿,可是嘴上说不出来,只说:“给你添麻烦了。”又客套了几句,便同香笙走了出来。

快走到家时,香笙问道:“方才苏太说要接人,接什么人?”李太太不悦,道:“你没有听见她说,要同先生交涉吗?”香笙笑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倒好像我们要把善嫁给她家里似的。”李太太道:“还不是昨天她来同我说,要接善儿到赣县玩几天,见世面!把我也说得莫名其妙,糊里糊涂就答应她了。”香笙道:“那不是好事吗?我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南安府呢!”李太太道:“什么好事?难道去一趟赣县,就能长见识?那小孩子还读书做什么?再说,谁知道她苏太太安的什么心?你呀,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做母亲的,怎么能够放心自家孩子跟着别人出远门呢?”香笙道:“日后我有了孩子,我是一定要他各处去走,去见世面的。我相信,玉凰和我也是一样想法。我自己在这一方面,就吃了亏。”李太太也没有做声。

霜儿远远望见太太走过来,便迎了上去,先询问在外边有没有用过饭。李太太道:“在外边吃了一点,我是不打紧,香笙她是双身子,还是得叫陈妈备一客饭,我们到膳房去用。”说着,又问了老爷的情况。霜儿道:“老爷早早得用了午饭,同罗少爷出去了。”李太太笑道:“真是难得,沾了人家罗少爷的光,在家里还呆了几个钟头,平常是在家一刻也待不住的人,真是难得。”她一连说了两个难得,脸上又是挡不住的喜形于色。香笙道:“这好办,我把玉凰留在这里,给姑父当个跟班好了。”李太太道:“那我可不敢。”不一会儿,灶房把菜端了上来,分别是三杯童鸡,香菇栗子,三鲜菜心,一样醋溜黄瓜,一碟子枣泥酥饼。香笙对于那三样菜,只不过用筷子蜻蜓点水般地过了一遍,那道醋溜黄瓜,却是不停夹到嘴里。李太太尝了一块,觉得酸得很,正有意让霜儿传话给厨娘,说下次不要把醋放过头了,念头一转,话却没有说,只是望了香笙笑。

香笙不知不觉,已经把盘子里醋溜黄瓜解决了一大半,嘴里一口饭正待要咽下去时,一抬头中间,看见李太太对坐对过端了碗只管望了自己,便道:“姑妈只顾盯着我做什么?”李太太把那道醋溜黄瓜望她面前推了一推,笑道:“我见你对这几样主菜没动几下筷子,对这道开胃菜倒是情有独钟。”香笙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以为自己指着一道菜吃,于人家是失礼了。李太太道:“你不觉醋放得太重了吗?”香笙摇摇头,道:“没有吧?醋溜黄瓜不都是这样吗?”李太太笑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酸儿辣女’?”香笙才反应过来,立刻两片红晕烧上脸颊,把头深深低了下去。霜儿站在一旁笑道:“你看她,要做母亲的人了,还是这样禁不起玩笑。”李太太道:“就是,哪像人家霜儿还没有出阁的人,开起玩笑来是一篇一篇的。”霜儿笑道:“您这是夸我呢?是损我呢?”李太太道:“夸你也好,损你也好,反正你脸皮底子厚……”话音未落,门外就响起了说话声道:“你们在说什么开心事?”一个人走将进来,却是罗玉凰,只见他左右两只手里都提着一串药包,向着人前扬了一扬,道:“要不是听见你们说话,我还找不见你们呢!”香笙问道:“你手里边提的是什么?”罗玉凰走过去,把左手提着的药包放在桌上,道:“这是姑父特意带我去买的,说要给我补身子。”李太太笑道:“我们老爷子怕是还没得到这个喜讯,因此给你开了这一箩筐补药。”罗玉凰看见香笙两边脸颊红成一片,知道她是禁不起玩笑的,右手那一提是安胎药的话也就没有说出来,只道:“方才我走进来,你们在聊什么?让我也乐上一乐?”霜儿接上说道:“我们正在聊罗少爷呢!”罗玉凰挨着香笙坐下,道:“聊我什么?”霜儿向着香笙一努嘴,道:“不是你,喏,是肚子里那位。”“这话为时过早吧?假设生下来却是小姐呢?”霜儿笑道:“我们太太在这一方面可是权威哩。”李太太道:“这贼丫头,越说越胡扯了。你说你的话,为什么把矛头却来指向我,还把话说这样满,假设不是儿子,罗少爷岂不是要怪在我头上?”香笙道:“你们快别拿我打趣了,再这样,我可要走了。”罗玉凰笑道:“确实我们要回去了,我已经叫了挑夫,现在正在大门口等着。”霜儿道:“叫他等一等吧,容香笙把饭吃完了再走。”罗玉凰把手背往那碗壁上探了一探,道:“饭都已经凉了。”李太太道:“饭凉了不要吃了罢。”霜儿听见,便叫陈妈来把饭菜撤下去。

他们走到大门口,果然外头候着两个挑夫,正坐在挑子旁向里边张望,见人来了,马上站立起来,逢人就是点头哈腰。李太太看见那两个人身上披着脏兮兮的马褂,身材又是很弱不禁风的样子,便悄悄对罗玉凰道:“你从哪里找的人,怎么这样瘦。你夫人现在正是情况特殊,你要格外耽心才是。”那其中一个高个子正竖了耳朵在那听着,仿佛听见人家嫌他们瘦弱,生怕误了这桩生意,赶忙道:“太太,您别看我们生得瘦,力气可是大得很呢。”说着,走到他同伴身边,一口气把那人横抱起来,原地转了个圈,定住了,把左手背在身后,只用右手架着那人放在地上。李太太看见,并没有说什么。他又道:“上山那条路,我们一天也走三五回,闭着眼睛都能走上去。您可放一百个心吧!”罗玉凰笑道:“你们可不能闭着眼睛。”李太太笑道:“你还有心思说玩笑话呢!”罗玉凰道:“放心,我这一路就跟在旁边,保准没事。”李太太点了点头,罗玉凰又向那两个挑夫说道:“夫人怕颠,你们走稳一点。”他两个连忙弓了腰,应声不迭。

这样,香笙坐上挑子,罗玉凰把一提药包挂在手把子上,腾出一只手来护着香笙。他们给李太太告辞,便往西华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