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新闯王 > 第一百零八章 县衙风波 爆更第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 县衙风波 爆更第八章

最新章节!

(还是爆更,还是求收藏支持,谢谢收藏的,点击的,投票的,呵呵呵)

出乎大家意料的,米脂县衙里竟然也堆积了如此多的金银钱粮,那数量也绝对不下于仓场的数目,这让大家都咂舌不已,看来这米脂县令收刮上还真的很有一套。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吕世也在这堆积如山的钱粮里,看出这大明官僚士绅的豪富,想想就在这边远之地,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富户家藏都是巨万,只是这些家藏只是聚拢在大户士绅豪强手中,根本没有用于百姓福祉和朝廷国库。

若是这帮贪婪的家伙大家有一点点为国之心,那也不会出现在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要调山海关的铁骑回京解围,山海关的总兵官吴三桂,只向朝廷申请一百万的军饷开拔费用,而崇祯在东挪西借的情况之下,只是凑出三十万不到,使得关宁铁骑不能回师救援,导致崇祯一代雄心勃勃的皇帝,吊死煤山。

有人说,崇祯刻薄,但在总总文字档案里都没有半点崇祯吝啬的表现,只看见的是崇祯不断的发内帑给三边,给关宁,最后到了自己的衣服龙袍都舍不得再换的地步。

有人为这事举例道,李自成进北京,那可是收罗了几千万的银子,那不就是说皇宫之内有大量的银子吗?

其实不然,就我所知,那几千万的银子,都是农民军鞭打官吏富户助饷所得,而在皇宫中只收罗了大批的珠宝玉器还有古董。

珠宝玉器不是市面流通的东西,那是不能被当做军饷给士兵发放的。

天启年他哥哥依靠太监收罗的内帑在崇祯前几年就已经花光花尽了,而崇祯听信了那些清流的意见,罢了一切与清流身后利益有关的税负,严禁了与清流走私有关的海外贸易市舶司,那大明的财政收入更加雪上加霜了,大明的财富不断的流进了地主豪强士绅的腰包,而不是百姓,不是大明的户部仓库。

而要维持这偌大国家的运作,那就只能在这已经刮无可刮的百姓身上下手,结果是再次催生了流民叛乱,为镇压叛乱,只能在百姓身上再次收刮,如此循环往复,将这大明最后以加速度的方式推进了万丈深渊。

有些书友穿越者想着用大明的内部体制来改变这个大明,那是不现实的。

你要想改变这个大明,就要先改变这个体制,而这个体制已经与千千万万个大明高层中层,乃至下沉的地主豪强的蛀虫紧密相连,你想改变?那就得和这帮蛀虫开战,那样的结果就是个死无葬身之地。

崇祯十七个阁老,难道就没有一个是想改变的吗?难道崇祯这个信心满满的人主也不想改变吗?

不是,是那些想改变的阁老首辅,被那些利益集团搞掉了,不想改变的被崇祯搞掉了,所以等待大明的只有死亡。

想改变他,就要从动摇其根本开始,这个开始就是一场大的农民运动,杀了一大批蛀虫之后,才能大立了。

想到这里吕世只有无奈,难道那些蛀虫真的不知道保住这个大明就是保住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吗?

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连那些王爷,朱家的本家都宁可贼人破城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银子发放士兵的欠饷,就是被李自成张献忠煮了都舍不得拿出银子买命的主,人家外人何苦为你出力?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一个主子,继续自己的收刮聚敛罢了。

看来,现在不是自己为了这张家老小变相的举旗造反,就是这样下去,那下次的高迎祥也会把这件事做起来,不过自己早走了几步罢了。想到这里,心中就更加的坦然了。

现在,张家兄弟已经救出,大家又得了钱粮,不说别人,就是自己卧牛山激增的百姓,这下也可以安然过冬,如果不沾泥按照历史上说的那些起义英雄那样,开仓放粮,那许许多多无依无靠的流民百姓,也将随着过个冬天,舍弃一部分兄弟的生命,却换来大部分的饱暖活路,这便是大义,为此原先自己纠结于心的,现在豁然开朗,吕世倒是放下一切包袱,恢复了原本的天性。

不沾泥无比亢奋的围着那些米山银垛转了好久,最后一步三回头的被大家簇拥着进了原本的县衙大堂。

县衙里是桌倒椅翻,碎裂的瓷器酒菜和鞋帽散落满地,就连那块明镜高悬的匾额都砸落在地上,裂成了七八块,上面还印着几个大大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