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吕世想想,呵呵一笑道:“其实,老先生,这帐不这么算的。”
“哦?那还怎么算?除非那闯贼彻底夺了宜川,才能免了这许多钱粮。”
吕世笑着站起来,慢慢的踱步道:“其实,宜川上缴的钱粮,大部分还是供应边军是不是?”
“是,要不我才懒得给他乱做的,边军苦啊,但却肩负着防范蒙古鞑子的重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报效”一顿“报效百姓啊,那我们良心就会不安的。”
吕世对这位赵梓突然就肃然起敬了,现在,还能考虑别人的官真是太少了。
“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开源节流的。”历史收回心思,充满信心的提议道。
“愿闻其详。”
其实,吕世的办法是经济上的,对现在的这种文人谈这东西,其实也算是对牛弹琴,不过都到了这个时候,也得说个明白了。
“开源,这第一点,还是要着落在这宜川渡口上。”一看马上垮下脸的师爷,就知道,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在他的口袋里掏钱呢,于是笑笑道:“夫子莫慌,且听我说。”
赵兴赶紧拉了呼呼喘气的师爷坐下:“听听我家公子的说法不迟。来来,喝口凉茶败败火。”
吕世不被打扰,接着道:“其实,渡口正卡在渭南四县沟通北方和东面的咽喉,因此上,货物吞吐非常大,但是,却还只限于四县往来,却丢了整个陕西山西的商人。”
这话赵梓不懂,但师爷却听出了希望,于是两眼一亮,赶紧丢下茶碗追问道:“此话怎么讲?”师爷来了精神,真要按照吕世一说,能让山陕两省商人都在自己这里路过,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现在的商人上税吗?”吕世突然反问道。
“那些有背景的商人不上税,尤其是新皇登基,更是让那些清流免了上税。”大家相互一笑,其中猫腻大家心知肚明(前面我也说过了)
“真不上税吗?”吕世又追问一句。
真的不上税,那你黄河渡口还有宜川城门的那个是什么?
“呵呵,那不叫税,叫捐,城门捐,过河捐,路捐桥捐,缴匪捐,还有——”连师爷都开始记不清到底是多少了。
“合起来是多少呢?”吕世笑着问道。
那师爷想都不想道:“如果一货贩运至太原,捐往往是货物的一倍不止。”
“那沿途风险呢?”
“不是大队人马联合保镖,沿途之上,不出十里便都成了杆子的口食了。”说这话的时候,那师爷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吕世,心道,现在天下汹汹,杆子流寇遍地,那还用我去说嘛?你应该比我还清楚才是啊,现在,你可是这陕西杆子头了。
“那也就是说,如果不好,那十次贩运,那就可能只有一半成功,而这一半的成本就要上升两倍三倍喽?”
“有时候连这都不止吧。”师爷最是理解那些商贩的苦衷,心情黯然道:“往往一些小行商一次铤而走险,便是血本无归家破人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便是有那些大背景的商贩也不能幸免,不过是他们有足够的本钱翻本罢了。”
“哈,那既然如此,我便又了一个绝佳的办法,让山陕行商都走我们这一段,那么想象一下,那时候,宜川税负将如何之丰厚?”
此言一出,就连那一直云淡风轻的赵梓也不由的直起了身子,饶有兴趣的等待吕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