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天下为医 > 第十一章 君臣独对

第十一章 君臣独对

赵康在御榻上坐定,指着左手下设的一个绣墩,道:“坐。”

秦似道再拜于地,道:“陛下御前,微臣安敢侍坐?”

赵康笑道:“但坐无妨。”

秦似道推却不过,低首躬身,小心翼翼地侧身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虽然每次独对之时,赵康为示亲近,常言不必拘礼,秦似道却一直恭谨有加。历来君臣间多苦于“近则不逊,远则生怨”,秦似道深谙此道,宁可多礼,不可失礼。

君臣二人落座后,赵康指着壁上新挂的那幅字,问道:“此作如何?”

“陛下得五帝三王心传之妙,人臣何幸!自古不遇治世之主,则为人臣,诚有难处。今陛下以经术出治,人臣因以托日月之光,传诸不朽,岂非幸会!”

赵康颔首道:“若和议可成,则内治可兴。”

“官家以德怀远,和议必指日可待,以陛下圣德,汉文帝之治不难致。”秦似道眸中透着无限憧憬之意。

赵康闻言,满面生春,显然极是受用,口中却道:“朕素有此志,但德疏才薄,不敢望前王。”

“汉文帝文不胜质,唐太宗质不胜文,陛下兼有之。”秦似道断然而答,显得不容置疑。

赵康沉吟片刻,品评道:“唐太宗不敢望文帝,其从谏多出矫伪。”语气虽仍谦逊,却已有居高临下之意。

秦似道附和道:“文帝能容申屠嘉,而太宗终恨魏徵,其为真伪可见。”

赵康继续道:“朕谓专以至诚为上。太宗英明有余,诚有所未至也。”

秦似道对道:“太宗之用智诚,不及文帝之性仁也。”

赵康龙颜大悦,道:“知朕者,卿也。”

品了一口龙井茶,赵康挺直了身子,探身向前,问道:“金使已到何处?”

“启奏陛下,金使已下榻班荆馆,明日便可入城。”

“此次金国所派使节是何等人物?”

“据微臣所知,这位金国使节乌带为殿前都点检,原是宋王府的家臣。宋王一向主和,如今总理朝政,此次派出使节,名为贺寿,实为议和而来。”

赵康微微颔首,又问道:“今年齐国为何也派使团来了?”

秦似道信心十足道:“以微臣愚见,齐国此举有修好之意。”

赵康笑道:“如此甚好,但愿能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无事。”

“官家恢廓大度,兼爱南北之民,恩抚四海,真天下苍生之幸啊。”不显山不露水地大进溢美之词,是秦似道的一大过人之处。

“昨日还有人上书,要朕效仿秦皇汉武,振武扬威,收复中原。”赵康叹了口气。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元嘉北伐殷鉴不远,微臣以为这是空谈误国。”秦似道愤慨道,“虽说陛下励精图治,已是国富民康,兵强马壮,但如秦皇汉武穷兵黩武,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疆土虽广,而民不聊生,实则败国之君。”

“卿所言最善。”赵康感慨道。“靖和之难时,朕一路南狩,亲见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实不忍再惹战端,置百姓于水火。我国虽与金国休战两年,但敌我仍重兵对峙,与齐国也是时战时停,卿还要多加努力,若这次金使前来能够议和成功最好,争取再造澶渊之功,保我国百年和平。”

“官家爱民如此,真是大宋万民之幸啊。微臣以为那些上书言战之人,罔顾官家一片苦心,多半如王玄谟之流,绝不可再重用。”秦似道痛心疾首道。

赵康微微颔首道:“朕授卿便宜处置之权,若有不识大体,顽固不化,阻挠和议者,严惩不贷。”秦似道闻言,心中窃喜。

“微臣愿为和议粉身碎骨,只是……”秦似道偷觑了赵康一眼,欲言又止。

“卿直言无妨。”

秦似道避席跪拜道:“秋月在天,影泻尘寰,佳人喜于玩游,盗贼恶其光明;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恕微臣冒渎,即便和议可成,不免有得有失,只怕众口难调,惹小人凭臆肆谈,有辱天颜,伏望陛下三思啊。”

“卿之大节孤忠、远见卓识,岂是那些大言炎炎之徒可比,若能化干戈为玉帛,使生灵免受涂炭,朕忍辱受屈也无妨。”赵康决然道。

秦似道感激涕零地叩首道:“官家心性至诚至仁,虽文帝不及,微臣誓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拜舞唱喏而退。

出了损斋,忽从凤凰山上传来一阵“呱呱”之声,秦似道抬眼望去,见几只老鸹惊飞而起,如同一片阴翳,掠过高挂于当空的那轮明月。秦似道脱口低吟道: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