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天下为医 > 第十二章 使团入城

第十二章 使团入城

金国使团下榻班荆馆暂歇一夜。

次日,一艘长三四十丈,阔三四丈,头尾鳞鬛,雕栏画栱、朱绘华焕,四垂珠帘锦幕,悬挂七宝珠翠,美轮美奂的御舟早已靠泊班荆馆门前的码头,使团登上御舟驶向临安城。

舟行于皋亭、黄鹤诸山南麓襟带上塘河,绿水黛山,清寂无染。赤岸浜、半山、皋亭山、黄鹤山自西向东绵峘,远看一山飞峙,近看众峰携手,横看天然屏障。皋亭山上桃花坞,十里桃花正若红霞一片。

久居北国的颜玉,立于船首,见惯塞外粗犷之美,眼见这徐徐展开的秀美婉约的江南画卷,真是目不暇接。

转过一个河湾,期待已久的临安城如一位绝世佳人,豁然横陈于眼帘。

“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鳞鳞万瓦密布,那就是临安啊。”

此时,颜玉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宋老先生提及临安时满脸的眷眷之意,心中暗道:“老师,临安就在学生眼前,您何时才能回来再看一眼啊。就让学生作您的耳目,代您神游故国,学生一定将所见所闻一一详记,回去向您细细描绘,稍解您的乡愁吧。”

御舟在武林门外缓缓靠泊,颜玉抬头一望,武林门内外车马如云,川流不息,远处凤凰山上殿阁辉映,宛如琼宫仙阙,繁华富丽远非上京可及,不禁暗叹:“东吴都会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自赵康驻跸临安后,便按照汴京形制悉心制画营造,又有大批商贾工伎纷纷南迁,城内市肆林立,往来辐辏,更兼临安本就山水明秀,南渡王孙贵胄竞相择佳景建府邸苑囿,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山,故而其繁盛与旧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使团一行下了御舟,跨上雕鞍宝马,前有禁军鸣锣开道,后有文武官员陪护,一路招摇过市。

颜玉与使团诸人一道,簪花乘马,走在队前,但见锦绣盈都,花光满目,彩棚夹道,只觉应接不暇。入了武林门,过了中正桥,便踏上以精致的香糕砖和石板铺就的十里御街,这条御街宽约十丈,直抵皇宫和宁门,一眼望去,更显得皇城气势恢宏,沿街每隔十五丈特设一个临时警亭,每座临时警亭安排五名禁军值守,使团所过之处皆交通管制,警跸森严。

这时,只听一阵叮当作响声,一位头戴斗笠,须发苍白,精神矍铄,臂长腰挺,面赤耳长的老者骑着一头挂着铜铃的小毛驴正优哉游哉地朝武林门外走去,身后还跟着两个家僮,一人拿着钓竿,腰间别着个酒葫芦,另一人背着鱼篓。两位值守的禁军见状,急忙过来驱赶这一主二仆,手拿钓竿的家僮正要上前论理,那老者招了招手,示意家僮退后,然后翻身下了毛驴,退到了御街旁,目送金国使团经过。

那手拿钓竿的家僮撇着嘴咕哝道:“你看这阵势,像咱们官家出巡一样,也太宠着他们了。”

另一位身背鱼篓的家僮拽了一下那仆从的衣襟,悄声道:“小心察子。”

那老者摇了摇头,翻身上驴,道:“山外青山楼外楼,骑驴把酒任我游。”主仆三人出武林门而去。

这位老者正是威震天下的知枢密院事朱嶦,自号“千钟翁”,他早年长期戍边西北,与夏国对峙,因战功卓著,累升至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执掌西军,后蒙皇恩,入朝为官,因仗义执言,半年有余便被排挤出京,重掌西军,前后保西北二十年和平。

靖和之变时,朱嶦正欲率军驰援,夏国却趁机起兵,一番苦战,待击退夏军后回师途中,汴梁却告失陷。恰在此时,临危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九皇子康王赵康避难至应天府,宣诏征天下兵马,朱嶦闻讯率军前来会师,一路辗转贴身护卫赵康南逃至临安,多次救驾,深得赵康信赖,江南风雨飘摇之时,受命组建御营司,将江南诸军整编为御营五军,受封御营使,专掌兵权,抗金平叛,为大宋偏安江南立下盖世功勋,人称“擎天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