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溜溜的从汗帐出来,两人耳中隐约听到帐里几位年青贝勒个个都在争当先锋。
“便宜都被多尔衮占了去,等咱们到了关内,只怕汤都没留下多少了。”
两人郁闷的摇了摇头,开始整顿旗下兵马。
既然不能改变汗王的计划,那么就要跑在大军的前面。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们二人自然也不例外。
……
皇太极有了多尔衮的帮助,在这场较量中大获全胜,三万铁骑踏着黄尘,如黑云一样越过了大南山,快速向大安口进发。
他对多尔衮的心思有些难以把握,这次先斩后奏,就算有了大功,将功折罪之下,对多尔衮来说油水并不大。
现在他如此积极,不惜违令自污,皇太极有些想不通,以他的理解,多尔衮可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他那里知道正是这位十四贝勒在大安口遇上了李自成,一番激战之后,多尔衮有了一丝危机。
后金众贝勒之间的争斗未必比明朝轻松,只不过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先一致对外,再内部拔刀。
明朝则是整自己人不死不休,遇上外敌一般都是走为上。(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明末时代无论是明朝、后金、蒙古,他们内部都充满着背叛和谎言,但后金却能越来越强,正是守住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基本原则。
后金大军于十一月十七日,前锋从盛京启程,驰赴科尔泌部。
出兵之前,一个小小的意外发生了,皇太极突然鼻血横流,流得特别多。
尽管后妃们和王公大臣们为他求过神,许过愿,萨满们也不停跳神念咒,他自己又服了几种草药,但流血仍然不止。
但是选定十一月十七日是个出征吉利的日子,皇太极不顾众人反对,带着随征的诸王、贝勒、大臣等出了盛京的抚近门,走进堂子,在海螺和角声中行了三跪九叩头礼,然后率领三万大军启程,向南进发。
随行的人除满、蒙诸王、贝勒和大臣和萨满之外,还有朝鲜国王的世子、大公、质子以及他们的一群陪臣和奴仆。
每次举行较大规模的打猎,皇太极总是命朝鲜世子等奉陪。
这一次去同明军作战,他当然不会将他们忘记,他要让将来继承朝鲜国王位的世子及其左右臣仆,亲眼看看他的烜赫武功,永远作后金的奴才。
他最宠爱的东二宫小福晋布木布泰独蒙特许,骑马送他出京,陪他走了一天的路程,晚上住宿在辽河西岸的一个地方,照料他服下汤药。
第二天,小福晋又送他上马走了很远,才眼泪汪汪地勒转马头,在婢女和护卫的簇拥中返回盛京。
皇太极的鼻血还没有完全止住,但症状轻了一些,不像前一天流得那么凶了,他的精神开始好起来,心情愉快,心思早已经飞到了大安口。
“不管怎么样,这次朕都要重重赏赐多尔衮,没有他来上这一处,只怕还得拖延几日,才能压服两大贝勒。
“四大贝勒主政,当初不过是父亲的权宜之计,这个政策,现在早已经过时啦。”
皇太极坐稳汗位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要消除其余三大贝勒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