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华娱从1980开始 > 第四百零二章 让人搞不明白的吴见夜(日更一万一,求订阅~)

第四百零二章 让人搞不明白的吴见夜(日更一万一,求订阅~)

而吴见夜也经由郑宇彤的介绍,与两位聊了起来。

“后生可畏啊!”两人看到吴见夜的年纪后,不由得感叹起来。

通过聊天吴见夜发现,霍沙皇更多的是与自己聊国内的事情,而包船王则是有些沉闷。

人都说香江现在最挣钱的是地产业,但是却不知道香江的地产业命脉却被霍沙皇牢牢的抓到手里。

钢材、水泥和沙,是三大主要建筑材料,离此一项,纵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而由于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沙在香江成了稀缺的建筑材料。

在最初的阶段,香江的沙一共有两大来源。

一是河滩;但是车载船装,由国内运到香江,“豆腐盘成了肉价钱”,且数量有限。面对蓬勃兴起的香江帚地产业,无异杯水车薪,难以应付。

二是海底;尤其是南海的礁盘浅海区,厚厚的沙层,几乎可以称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仅区区一个海域的储沙量,就可以整个地铺盖香江(包括大屿山、九龙、新界),且相对要“近”得多,随要随取,堪称方便。

要命的是“淘沙”业极富冒险性。投资大,周期长。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的人工、机械量,与所取得的海沙相比,颇有些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霍沙皇凭借着与国内的关系,拥有了华夏海沙沙的外销“垄断权”,淘沙业巨擘的地位,更使霍沙皇一跃而成为香江实业界的一个头面人物。

这才有了霍沙皇的赫赫威名。

不过也正是因为与国内的关系密切,霍沙皇在香江早期阶段,没少受到港府的针对。

六十年代,霍沙皇在九龙天星码头前建成了‘星光行’大厦。

“星光行”大厦从一楼至三楼,绝大部分由专售华夏国内高级产品的“中艺公司”占用;四楼是星光邨,已休业的香江蜡像馆当初便设在那里。四楼以上是装修一流的数百间写字间。招租给各类客商。

没想到事违人愿。由于霍沙皇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海沙的总经销。属于他的产业的“星光行”在招租时,受到官方的苛待和刁难,不难理解。

据说,当时凡有意租用“星光行”办公室者,都收到政府“电话公司”的“忠告”,要他们三思而后行;如租下来,安装电话则可能遥遥无期。做生意的人大都贪“利”而忘“义”,又最会见风使舵,谁敢同港府“拗手瓜”(粤语:作对头!)?!再一说,离了电话也确实无法做买卖,于是,纷纷退却;有的甚至连交了的“按金”都牺牲不要。

在这种情况下,霍沙皇百感交集。只好一咬牙,把“星光行”以  3000余万元的最低价售给了置地。

整个这一笔交易,霍沙皇亏损了数以千万的港元。他可买得了什么教训么?有的,正所谓“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

而包船王更是李超人之前的香江首富,航运寒冬降临之前,包船王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做出了弃船登陆的决定。

收购置地九龙仓一役更是动用了上百亿的港币,即便是几十年后包船王收购九龙仓一役,依然是香江最知名的商业收购案之一。

更是成为了众多港文穿越者的第一笔资金来源.......

不过相对于霍沙皇,吴见夜更像与包船王多聊聊,毕竟此时包船王的手中还有渣打银行15%的股份呢!

不过吴见夜对于收购渣打银行的策略明显与置地不同,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只是提出来这两天想要找时间拜访一下两位前辈。

霍沙皇与包船王也对于吴见夜要求,也没有拒绝,两人分别与吴见夜约好了时间。

随着卫奕信的到来,港督晚宴也正式开始了。

至于吴见夜与周涛的位置,最终还是没有给安排到第一等的圆桌上。

不过对此吴见夜也没有什么反应,自己这次来港督晚宴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坐在那,他根本不在乎。

晚宴结束后,吴见夜与周涛两人相视一眼,都没有吃饱。

于是两人坐着车,在保镖的保护下,穿着参加港督晚宴的礼服,找了一处还在营业的大排档坐下了,点了两瓶啤酒,几个炒菜,吃的才叫舒畅呢。

“我一直搞不明白,那些富豪一个个的西装革履的,端着酒杯,一场晚宴也不见他们动一两次筷子,难道就真的饱了?”这么些年了,周涛一直还不习惯那样的生活。

吴见夜无所谓的笑道:“你以为人家是去吃饭去了,人家那是去谈生意去了。”

“再说了,你早就是富豪了,而且比在场的很多人都要富有!”

此时周涛的财富早就开始以亿来计算了,而且还是美元。

周涛无奈的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过我还是不喜欢那样!”

吴见夜呵呵一笑,看了一眼周涛:“让你回家种地,你就喜欢了?”

周涛不说话了。

最后吴见夜给周涛定义道:“你呀,这就是矫情!”

.......

()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