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之幸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之幸

宿元景摆摆手说道:“好了,不要说了。”

随即转头看向高槛,问道:“高统制,去年中秋御宴,圣上钦点你为蓟州兵马司统制,对你寄予厚望,望你来蓟州后能保住这一方平安。当日之事,尚历历在目,可如今崔通判对你指控有三,不知高统制如何解释?”

高槛淡然看了一眼崔英明,说道:“大人,崔大人所诉三件事,我本不想多做解释。大人来到蓟州已经两天了吧,想必大人已经对蓟州军、蓟州百姓做了调查了解,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但既然今日大家坐在一起,我便对崔大人所诉一一解释一下。”

宿元景说道:“请说。”

高槛说道:“我虽不是饱读兵书,但《孙子兵法》中开篇第一句话我还是记得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大人自然理解其中内容,我就不班门弄虎,多做解释了。如今宋辽虽然有‘澶渊之盟’,但辽人亡我大宋之心无一日或忘。随着金国的崛起,我大宋北有辽、金、蒙古等国虎视眈眈,西北有西夏觊觎我国土,我国边境战事从未停歇。我敢断言,宋辽之间三年之内必有一战,甚至会更早。如今两国虽然表面停战,其实辽人动作不断。蓟州处于宋辽边境,一旦开战便会首当其冲。若蓟州还和以前一样只屯兵马一万,可以断言,战事重开,蓟州不保。辽军铁骑一旦踏破蓟州,则可长驱直入威胁郓州,转而威胁大名。如今我大量扩军,就是为了防止有那一天,我们会毫无抵挡之力。”

宿元景听得眼中微微闪光,说道:“高统制眼光长远,居安思危,是蓟州之幸、大宋之幸。”

高槛接着说道:“至于我私募武将,那就更好解释了。我纵有雄兵十万,若无骁勇战将,则十万雄兵只能成为辽军铁骑践踏的对象。鲁达、武松之流,虽然有命案在身,但仔细调查他们杀人的原因,无非是为了主持正义,或报仇雪恨。他们所犯之罪并非死罪,顶多是刺字发配。我见他们有报国之心,为何不能收为己用?而且事实也证明,他们在与辽军作战时,无所畏惧,杀得辽军魂飞胆裂。曹和虽然被贬为庶民,但他毕竟是蓟州前兵马统制,熟悉蓟州地形、民情、敌情。与其让他回家种田,为何不能让他为蓟州军领路?”

宿元景说道:“我朝早有从刺配犯人中简拔将领的先例,知人善用,也是身为统帅必须具备的才能。高统制能将这些江湖草莽收入军中,为我蓟州军战将,杀敌立功,也算慧眼识英才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饶季同也说道:“蓟州军是我大宋北门第一道防线,若是兵不强、将不广,果真战事重起时,又如何能抵挡辽军的虎狼之师。”

崔英明见宿元景、饶季同的话中之意分明是对高槛有所偏袒,心中微微一愣。如此一来,他好像被他们三人孤立了。

他知道宿元景与童贯不对付,但他也知道他与高俅也不对付,按理说他应该谁也不偏袒才是。

高槛悄然看向崔英明,见他的鬓角隐约沁出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