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燕青求援

第三百一十二章 燕青求援

让宿元景、高槛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宿元景在蓟州调查的时候,耶律得重所率领的辽国使节团也到了京城。

耶律得重在朝堂上十分傲慢,指责大宋蓟州军屡次攻击其神牛寨守军,并斩杀其战将近十员。如此野蛮行径,已经严重的伤害了两国的友好感情。他奉辽国狼主之命前来,便是要向宋国讨要一个说法。

语气之中隐含威胁之意,若是宋国不予以处理,则辽国会挥师南下,到时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宋国承担。

徽宗顿时头大,宋江叛乱愈演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如今辽国又兴师问罪,让他顿时感觉到了内忧外患的煎熬。

作为一个最会玩的皇帝,最怕的就是这种事情。赶紧按照最高的外交礼仪接待辽国使节团,并召集群臣讨论应对之策。

童贯主张将高槛免去蓟州兵马司统制一职,并交给辽国处理。高俅自然不会愿意,与之力争,说宿太尉尚未返京,事情并未清楚,怎能轻易将高槛交给辽国?

两人在朝中各有势力,互相争执起来。其中有几人属于强硬派,对高槛在蓟州的行为十分支持。力谏不能轻易服软,如果辽国要开战,那便与之一战。如今金国已经建国,宋国可派人出使金国,联合其一起伐辽。

朝中各势力各执己见,争得不可开交。几天争论下来,徽宗除了头大,根本拿不定主意。

接连两个晚上,高俅去皇宫求见徽宗,在其面前声泪俱下。一是表忠心,二是强调高槛平三山之乱的丰功伟绩,三是说若将高槛交给辽国,自己则老无所依,落得凄凉下场等等。

徽宗本是多情之人,多情之人很容易感情用事。高俅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便陪伴他,一直到他登上帝位,对他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所以他对高俅的哭诉动了恻隐之心,当即表态:绝不会有人动你高俅的儿子!

晚上心烦意乱,前去会见李师师时,说起了这些烦心事。李师师便也劝慰:大宋之所以一直被外族欺负,就是因为缺少有血性之人。高统制既然如此有担当,官家就应该嘉奖,否则以后大宋有血性之人都会寒了心,真要战时,谁来保卫大宋平安?

徽宗心中袒护高俅,自然不愿意将高槛交给辽国。李师师的一席话,他也觉得有理。如今大宋内忧外患,需要的正是这样能统兵打仗的真正帅才。

于是在朝堂上,他否决了童贯的建议。但耶律得重如何肯答应,扬言若不严惩高槛,他便会兴兵攻打蓟州。

最终在蔡京的周旋下,宋国赔偿辽国白银五万两,绢五万匹,羊两千只,耶律得重才满意归去。

半月后,宿元景回到京城,将自己在蓟州所做的调查写成奏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建议高槛不但不能撤,反而要予以重用。

徽宗看了奏折,听了宿元景的奏报,心中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决策果真英明。

眼见秋残,蓟州一片宁静,蓟州军在稳定的发展壮大。

这一日,他正在军营中观看将士们操练,营门校尉一溜小跑前来禀报道:“禀统制大人,军营外有一人求见大人,自称来自大名府,是大人的旧友。”

高槛问道:“大名府来的?可通报了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