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元景随着关胜大军返回京城,关胜自去枢密院复命,回禀此次驰援大名府的经过,并将从大名府带回的粮草辎重交给枢密院府库。
次日早朝,宿元景在朝堂上讲述了此次自己出使辽国,但尚在郓州便已经传来蓟州军大败辽军的战报。他来到蓟州后,对蓟州军与辽军耶律宗雷一战做了详细了解。知道事情经过后,他决定留在蓟州等待辽国使节前来谈判。
他又将谈判的具体过程说了,说到蓟州守将大败辽国使节团几员大将的经过,显得有些兴奋与激动。文武百官也被那精彩绝伦的比试所感染,几乎所有人都在静心倾听。
说到辽国比试失败后,无奈答应了高槛所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朝堂上的谏议大夫陈子同失声叫了一声好,引得百官全部侧目,惊得他赶紧跪下,自请责罚。
徽宗也难得的认真聆听,这件事极大的鼓舞了君臣之心。
但随后说到大名府被破,三万将士战死,数千百姓被屠戮,大名府被烧杀掳掠,一座繁华昌盛的城市成为人间炼狱一事,大家又开始沉重起来。
蓟州军为解大名府之围,主动出兵,但与前去救援的关胜大军一样,晚了一步。
宿元景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部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这件事情,朝廷早已经得到了战报,但经过宿元景的详细描述,这才知道大名府一战的惨烈。
听完宿元景的描述,徽宗说道:“众卿家,宋江作乱,盘踞水泊梁山,朝廷与地方官府多次清剿都是无功而返!我想知道,大宋的军队都是干什么的?区区山贼作乱,屡屡攻城掠地,难道我大宋数十万大军都无法平息这一场叛乱吗?”
群臣鸦雀无声。梁山作乱一事,的确让群臣束手无策。高太尉、童太尉多次亲自前去清剿,不仅损兵折将,就连高太尉都被贼兵抓住,若不是贼兵对朝廷还有着几分忌惮,且梁山贼首宋江有被招安之意,只怕高太尉就在那一次以身殉国了。
如今又攻破了大宋的陪都大名府,蔡太师的女婿梁中书也差点死于此战,虽然侥幸逃脱,但大好的前程也因此没了。
见群臣无一人出声,宿元景出班启奏:“梁山群贼虽然屡屡攻打州府,但他们并无反叛之心。几次破城,他们都只是掠夺钱粮,并未有占据城池之意。如今梁山势众,拥有人马十万,已成我朝心腹之患。此患不除,则我大宋天下不得安宁。据臣所知,梁山贼首宋江,原本是郓城一刀笔小吏,为人仗义,素有及时雨之称。此人身怀报国之心,虽被迫落草梁山,但无一日不思报效朝廷!数月前,宋江差人前来京城,便是想找人传信,将他们愿意招安的意愿上达天听。臣以为,若兴兵围剿,则难免生灵涂炭。若圣上能以仁慈之心,赦免梁山众人之罪,将其收为朝廷所用,则可一举去除这一心腹大患。”
他洋洋洒洒一番长谈,在群臣中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文武群臣纷纷轻声私语。
“招安?一群草寇,若是招安又如何安置?”
“对,梁山贼人都是穷凶极恶之人,他们如何会被朝廷招安?”
“若果真能招安,倒也如宿太尉所言,可以避免刀兵,免得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