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及其部下几员偏将残部数千人马往晋宁方向撤退,蓟州军紧追不舍,两翼又被压制,最终犹如被赶鸭子一般被赶到了擂鼓山下。
擂鼓山并不高,海拔也就五六百米,正如石秀所言,满山全是荒石,树木难生。山脚下西侧是通往晋宁的官道,东侧则是绕道前往襄垣。
孙安与五位偏将逃到擂鼓山下,正在不知如何取舍,陆芳说道:“元帅,西侧大道恐追兵易至,不如取东侧小道……”
孙安闻言,下令道:“便从东侧撤退。”
拨转马头往东而去,刚绕到山脚,前面忽然旌旗飘舞,一骑当先,身后数千人喊杀声震天,迎面而来。
孙安等人吃了一惊,匆忙反转,往西侧而去。
然而西侧早有鲁智深、武松埋伏在那里,阻住了去路。几员将军查看地形,后有追兵,两侧有人拦截,唯有翻过擂鼓山才是唯一出路。不及细想,几人跃马上山。
这擂鼓山荒芜至极,根本无路可走。且都是光秃秃的石头,战马根本无法上去,几人无奈,只得弃马步行,往山上奋力爬去。
孙安等人狼狈不堪上得山来,往山下看去,只见密密麻麻全是宋军,已经将这座孤山团团围住。他这才察觉,这座孤山是一处死地。
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好在宋军似乎并没有立即上山的意思,只是围而不攻,便也暂时松了一口气。
军曹清点人数,发现逃上山的不足两千人,其余人马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了。
这一场鏖战,从清晨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时辰,所有人又累又饿,不少人还有伤在身。偏将金祯背后的伤口完全崩开,身上血淋淋的,甚是瘆人。
所有将士精疲力尽,纷纷倒在石块上休息。
孙安命人设下岗哨,以防宋军攻上来,随即与几位偏将商议突围之策。
几人查看山下情形,见整座擂鼓山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山下的宋军已经有后勤部队送来窝头、馒头、饮水,也在原地休息。
而在看自己的将士,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口干舌燥。如今已经是初夏,下午的太阳已经有些毒了,这荒山上根本没有阴凉之处,石块在太阳的暴晒下,躺上去烫得生疼。
高槛已经接到战报,一切如朱武所料,晋军残部已经被困擂鼓山。
他与朱武、扈三娘、顾大嫂等人来到擂鼓山下,仰头看去,见晋军约两千人马盘踞在山腰之上,忍受着风吹日晒。
几名主将前来参拜,高槛说道:“全军围困他们,不要强攻。天黑前派人喊话,让他们投降,天黑后,各营轮流派人擂鼓呐喊,决不能让他们休息。”
这招疲敌之术,高槛用之不厌,且每次都能收到效果。
一切按照高槛的要求,蓟州军仿似安心驻扎下来,后勤部队在山脚下埋锅造饭,显得从容悠闲。
两名军士爬到半山腰,藏身于一块巨石之后,探头喊话:“山上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元帅有令,若你们愿意下山投降,一律予以优待!白面馒头、肉干管叫你们吃饱!”
几人轮番喊着,山上的晋军将士本就饥肠辘辘,哪禁得住这般诱惑,一个个使劲咽着口水,强忍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