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快穿之系统嫌我太凶残 > 第217章 替身小妾(21)功德无量

第217章 替身小妾(21)功德无量

人人都宛如重获新生。

一时间,池部在做人体试验的小道消息流传甚广,但那记者隐约猜出了几分。

那些病人显然都是沾染上鸦片烟就戒不了的瘾君子,其中不乏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的,如今居然都慢慢好转起来,这怎能不叫人震撼!

记者很想去采访那位蒙着口罩的女医生,只可惜对方太忙,身边的卫兵又多,他实在挤不进去。

但他最后还是拼拼凑凑了一篇似是而非的报道出来,在夏娅看来,虽不中亦不远矣。

看到那篇报道时,张宗和气得摔了三个茶盏,把心腹们骂了个狗血淋头。

“怎么可能?那小子居然一直在招揽烟鬼进军队?这种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打得过我们?你们这些只会吃干饭的,要你们何用!”

张宗和的怒气发泄完了,等来的还是兵败如山倒的消息。

无奈之下,他只能开始张罗着坐船逃跑。

张家女眷也都慌了神,尤其是“会了娘家”的张碧玉,更是后悔得无以复加。

早知这个养父是个外强中干的,她何必冒这么大的险给他偷军报呢?

若是老老实实在池府待着,没准今后还能有转圜。这次打完仗,池申的威望自然要更上一层楼,就是那个总统的位置说不好也能争一争。她即便是做池申的一个不受宠姨太太,不也好过一个阶下囚老头子没名分的玩物好么?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张宗和的夫人竟悄悄连夜带着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卷款跑了,一个姨太太都没带,更别提张碧玉这样的“干女儿”了。

张夫人没跟张宗和通气,后者被气得要死,也不好跟这女人计较太多,毕竟她也没那么大能耐挖走他的大部分存款。

池申的部队打过来的前两天,张宗和已经带着一帮妾生子女逃出海外,张碧玉却没跟着走。

她穿着一身粗麻衣衫,眼泪汪汪地等着池申等人入城,可在看到池申身边的“八姨太”时,早已打好的腹稿竟如烟消云散!

张碧玉硬着头皮,所有卖惨、博同情的话都说遍了,池申也没多看她一眼。

不过,夏衍春却替她说了几句好话。毕竟张碧玉在张家待得时间长,知道的阴私事情也多,更私下扣了张宗和与人往来的些许信件,这些在接下来的舆论战中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夏娅为了十点功德也求了个情:“大帅,咱们这钓鱼策略用得顺利,也要感谢这鱼儿乖巧,倒不好事后再磨刀霍霍……”

池申无可无不可,直接扔了一包袱金银给张碧玉,让她自生自灭去了。

两月后,全国基本歇战,各方握手言和,只除了被赶跑的张宗和一方,其余人马都进行了一番势力的洗盘。

年纪最轻的池申因战功最大,地盘扩张了不少,地位也跟着扶摇直上。

原本他对上吴东彦一系还要忐忑不安,如今却已经能和西南的汤系、东北的闫系这两大巨头谈笑风生,隐隐有了三足鼎立之势。

在他的治下,江南地区乃至东南、华东数省的百姓过了好些年安定的日子。

没有战乱,没有泛滥的烟土贸易,池申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扶持企业家们开厂,主打南洋贸易,又时时练兵、从不敢懈怠。

如此数年,原本孱弱的华国渐渐也有了几分国富民强的味道。

前些年虎视眈眈的西方诸国找了几个由头,小打小闹了几场,竟发觉这头沉睡的狮子皮还挺硬,死活咬不下几块肉来,只得按捺下来,老老实实跟华国做起了买卖。

池申在四十岁那年病逝,所有的权柄交给了这些年来精心调教的弟子,毫无恋栈之意。

国人唏嘘不已,《公明报》等报刊更是连登了许多天的讣告专题,回顾这位出身寒微、威名赫赫的大帅生平。这其中,相比他那些打仗、升官、办学、开厂的枯燥工作,池申的婚姻感情生活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就有个小报专门写迟大帅和那位八姨太的浪漫爱情故事。

一是夸那位八姨太是观音菩萨托生转世,以一己之力救了千万被烟瘾所苦的百姓,更是在其后几年内一手建立了现代西式医疗制度,让百姓们能有病可医,不必求助于烟土暂缓病痛。

二是叹那位八姨太英年早逝,只陪伴迟大帅短短几年时光,便香消玉殒,可见是天妒红颜。

三是赞池申对八姨太一片深情,在她走后竟孑然一身,终生不娶,让万千少女少妇感动万分,每每想起都要泪湿衣襟。

报上登得沸沸扬扬,茶楼里说书的唾沫横飞,人人都在为池申之死感慨。

千里之外,因为这十几年的操劳、两鬓已有些花白的池申看着一张小报,朝着身边的夏衍春灿然一笑。

“这些年苦了你了,我却没想到,她都走了这么些年,还有那么多人记得她,又翻出来说这些事。”

夏衍春笑道:“杨姐姐功德无量,被他们多念一念又有什么?你却不必担心我吃醋。”

池申摸了摸夏衍春还乌黑发亮的发,忽然叹了一声:“我老了,你看着还是这么年轻。”

夏衍春慢慢握住了他的手:“将军老当益壮,饭还能吃三大碗呢!他日若是战乱再起,难道还会嫌咱们两个年迈体衰不让上战场?”

池申笑眯眯道:“行吧。不管去哪儿,咱们总要在一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