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时候,由于母公司并没与筹划借壳上市,所以无论从组织机构还是人员配置方面,都非常欠缺,作为转让方的天捷子公司,只是一家生产型企业,并没有兼具生产和管理才能的领导,也没有现成的人员可以调用,说起来,所有工作都是母公司在操刀,成立了重组工作小组,有负责财务的,有负责采购和销售的,有负责社保和员工工资的,还有负责后勤保障的,而我,就是负责各项内控制度起草和三会会务工作,同时又是与各个机构的联络人,负责配合他们完成尽调。
由于自己公司并没有领我进门的师傅,因为大家都是似懂非懂,非常不专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进入证券行业的引路人其实是当时跟天捷合作的券商负责人和律师,他们告诉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准备材料,为什么要准备这些材料,而我的心态也比较好,因为知道自己是在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所以非常尽心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刷新认识,慢慢进入状态,尤其是在知道他们都比我小,却比我专业以后,突然就燃起了我的求知欲,于是开始购买一些学习资料,逐渐走进这个行业。
当项目结束的时候,我竟然如领导所料,真的对这项工作产生了兴趣,因为我发现,它不比文秘工作沉闷,又比后勤工作专业,在固定的框架下,会出现很多种可能,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刺激,一个职场人是需要这样的刺激的,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燃气奋斗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文秘工作,并不能带给我这样的体验,所以最后,我非常欢喜地接受了它。
但是最后由于公司预计无法实现与上市公司签订的业绩对赌协议,所以放弃了那次重组事项,项目组解散,我也就没有机会接触上市公司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这一块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盲区。
那以后,我依然负责三会工作,但是却清闲了很多,终于有机会上一些专业网站学习相关知识,但由于并没有在工作中实践的机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如此看来,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在工作中学习,才是最好的方式。
后来我从天捷辞职,原因有很多,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直在被我忽略,那就是,我讨厌了那种不开会,却要跑签决议的方式,因为那都是做出来的文件,并不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虽然从资料层面来说,它是完备的,但是我心里知道,一切不过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这样的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表决权,因为为了省事,每次都只是找大股东签字,并没有把相关议案发送给中小股东们审议和表决。这无疑是在埋雷,在有红利可分配的情况下,中小股东还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等到了经营较为困难,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时候,隐藏多年的矛盾就会一触即发,作为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我始终觉得从公平对待所有股东这方面来说,我是心中有愧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奉的也是董事长和董秘的意思,真正追究起来,我并没有多大责任,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当雪崩发生,没有一片雪花是无罪的,我就是那小小的雪花,对大雪崩也是有责任的,既然无法改变公司领导的观念和行为,那么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辞职以后,也曾经主动学习过证券、金融方面的知识,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没有目标的学习总是难以持久。
后来来到海源,依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跨界,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储备匮乏。
所以当我得知公司要推荐我参加业务培训的时候,内心还是十分感恩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我也非常珍惜。
短短几天,看到讲台上的老师们焕发着自信的光彩,我非常羡慕,同时也看到了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依然喜欢睿智的人,这一点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也是我的婚姻一直保持稳定的原因,因为书阳就是那种专业而有天分的人,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工作履历,有博学多闻的底子,更有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
同时,我也愿意把这些微光分享给其他人,比如刚认识的一位博士,他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比较踏实,但是因为刚刚走出校园,在项目组里,常常被项目经理嘲笑,说他迂腐可笑,不懂人情世故,业务水平也达不到要求。他自己也曾经跟我说过对职业前途的迷茫,我在培训结束后对他说,你不要着急,慢慢来,等做完几个项目,你有了经验,加上之前在学校里积累的知识,将来厚积薄发,一定会比现在嘲笑你的人走得更远,其实你选了一个不错的行业,将来可以发展的方向很多,选择面也很大,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他很赞同,同时表示,自己眼下没有工作经验,还是一步一步好好做事吧,至于职业发展,等时机到了,自然就宽敞了。
我想,一个人,走上某一个职业道路,其实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又说得清楚,其实现在我依然认为,对工作,逢场作戏才是我的底色,虽然我一直很认真,也很有激情,但其实,仅仅只是因为眼下无法成为专职写作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