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人生需要经历一次跳槽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培养计划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培养计划

考虑到天气渐渐冷了,我们昨晚上去超市买手套,刚进电梯,书阳就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听内容,大概是朋友目前正在一所本科院校的化学系教书,眼下,他们学校要实行本科教育导师制,作为年级组长,他负责组织系里几个专业的老师编写培养计划,同时,由于他具体教授的专业是应用化学,所以还要兼顾该专业的编写工作,知道书阳有企业工作经验,于是致电与之探讨。

来到超市,我因为记挂着回家以后还有家务要做,行走的步伐特别轻快,书阳左手拿着电话,右手推着手推车,走得很慢,我只好时不时停下来等他,内心也就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怨气,购物结束以后再讲电话不行吗,简直是在耽误我的时间。

可是书阳却说得眉飞色舞,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正站在货架旁腹诽他。

我无奈,只好听之任之,自己去找手套,可是偏偏流年不利,我找遍了半个超市都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心想,不能再这样漫无目地找下去了,于是向服务员打听,可她偏偏是个新人,根本不知道货架的排布,道谢过后只好再去询问其他人,大约在咨询了三个人过后,我终于放弃了,因为他们说的地方都一样,而那几个地方恰巧我都找过了,看来,这里的冬天果然不会太冷,超市根本没有卖毛线帽子和毛线手套。

于是我只好怏怏地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书阳依然在讲电话,这时候,我虽然购物心愿未了,但却有了耐心去听电话内容。

关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他的建议是,在大一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们,设置这个专业的初衷是为各企业输送研发人才,接下来的四年里,第一年重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年重在培养动手做实验的能力,系里面会给每位导师配备实验室,导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研发,但是仅仅是启发,决不会一手包办,可行的方法是,老师给几个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去查文献,写实验步骤,前几次老师可以把下关,为学生判断实验路线是否可行,然后学生去实验室进行验证。但过后,老师不再过问方案是否可行的问题,学生自己判断,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索能力。第三年和第四年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去企业实习,而且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必须要长一些,这样才能明白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研发人才,自己到底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多和企业合作,校企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就会为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企业,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

听书阳说这些,我不免感叹,他还真是认真啊,朋友一个电话,他就井然有序地说了这么多话,实属难得,可是,我总觉得他说的似乎还是片面了一点。

等他挂掉电话,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刚才你的培养建议是不是有点片面?

他说,怎么说?

你想啊,那么多学生,你怎么就确定他们愿意学习应用化学?或者他们是被调剂的,或者是根本没想好将来的就业方向,只是稀里糊涂填报而已,也许他们中有一些人将来想要当化学老师,也许有的想考医学或者药学,又或者想去考环保方面的公务员,或者干脆跨界去卖保险,怎么就必须要进行这个专业的系统学习?我觉得啊,既然学校改革,干脆一改到底,大一第一学期不分专业,所有人都学习基础课程,等第二学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接下来的过程中,还有要修改的,也可以在系里调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书阳听了以后很气愤,所以说你们文科生天马行空,怎么,大学是你开的,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就好比你们中文系,有师范专业,有文秘专业,开学第一天,教授文秘专业的老师对学生们说,将来想当文秘的举下手,学生举手示意完毕,老师又说,想从事教师或者其他职业的举下手,等统计完,老师对不愿意当文秘或者还没有做决定的同学说,今后你们不用上文秘的课了,不用按照学校制定的文秘专业培养计划学习。我敢担保,第二天这个老师就会被举报。你要知道,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是有一定道理的,哪怕你将来毕业以后不从事那个行业,但是只要你选择了,就要按照既定的培养计划来,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天才,学什么成什么,可以通过转专业的方式来改变学习计划,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那么多自由选择。

而且,大学里,很多孩子其实都是很迷茫的,没有特别喜欢什么,也没有特别讨厌什么。他们通过四年的学习,有可能最后真的爱上了所学的专业,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你这种自由散漫的想法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可行性的,真的按照你说的,学生喜欢什么,学校就由着他们的喜好进行选择,那有些专业将会人满为患,有些专业则门可罗雀,这样正常吗?是学校办学的初衷吗?

我被书阳说得哑口无言,仔细想一想,他说得的确也有道理,我老是抨击这个,抨击那个,实则提出的想法根本就没有经过考察调研,仅仅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关于上大学以后再选专业的想法的确也没有多大过错,但是却忽略了,自由选择是建立在学生有完全独立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那一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我认识极强的学生才适合这样的方式,而对于刚刚脱离高考,还没有确定人生方向的孩子来讲,这样的选择可能太超前了,或许真像书阳说的那样,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喜欢的方向,哪怕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当初真正喜欢的,但只要最后喜欢上了,至少并不讨厌,那学校也就完成培养任务了。至于想要跨界转行的学生,既然决定不从事大学所学专业,那他一定会有归零的勇气和学习的能力,只要大学四年形成的学习能力还在,根本不用操心之后的问题。

看样子,我真得改改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