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及清兵自以为功德圆满的撤军了,而郑恩也下令大军在收拾完战场之后,从杨村山坡撤军。
杨村毕竟不是背靠三角淀或者卫河,清兵真要不顾死亡的堵塞河道,还是可以做到的,那时候郑家军可就真惨了。
天津城下,天津总兵黄得功、天津团练总兵郑鸿逵亲自迎接野战中凯旋而归的郑恩及郑家军。
当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的头颅,及一千三百一十四枚真满洲的头颅,还有一万零八十三枚蒙古鞑子头颅,两万余绿营炮灰头颅堆成山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
两位饱经风霜的中年,都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还是郑恩率先行礼:
“拜见黄爵爷、拜见四叔父。”
黄得功、郑鸿逵都忙着看越堆越高的馒头去了,一时没注意到郑恩就在旁边,这郑恩一行礼才反应过来。
“哈哈哈!”
黄得功是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一反应过来就是开怀大笑,之后粗胚但直接的夸赞,把不住口子似的汹涌而来:
“好小子!好样的!小小年纪杀的鞑子,那是馒头堆了一堆又一堆,你这是要学霍去病、卫青啊!
老夫年近半百,在你小子面前都觉得害臊,话说我们大明真是危难关头,越是南方越是大明龙兴之地。
太祖兴于淮扬,戚武毅虽是山东人,却兴于浙兵,如今又有福建英雄辈出。
老夫九边之地的人,不如也!”
黄得功刚刚还在一个劲的夸赞,夸着夸着味就变了: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郑家小子,你多大了,可有婚配?”
一旁还在为郑恩模样大变,从两百斤的大胖子,变成了现在这幅“瘦不拉几”的样子,而沉思的郑鸿逵。
眼尖的郑鸿逵一眼就看出了郑恩表面上还如两百多斤时差不多的魁梧,实际全是三重甲撑起来的。
以郑鸿逵阅人无数的阅历,现在的郑恩顶天了就一百四十多斤,这相对于以前的那个肉球,真是“瘦不拉几”了。
一听黄闯子带偏了话题,立马也来了精神,眼睛期待的看着郑恩。
郑恩看着这二位老大不小了,还用泛绿光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两位总兵,感觉背后凉嗖嗖的,直到泛绿光的眼神又多了一双。
一直以来,再也不离开郑恩身边,除了吃吃喝喝还开始认真读兵书并且刻苦练武的郑恩二哥郑渡开口回应了黄闯子跑偏的话题:
“过完年我这三弟就十七了,因为学业,因为是郑家嫡系学文最优秀者,所以为了全身心的攻于圣贤书,至今未有婚配,连个暖床的小妾都没有。”
“好啊!好啊!”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伐清与殖民》,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