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汉之熵 > 0070:脑洞

0070:脑洞

所以,姜维第一时间投降了钟会,并和钟会开始布局。首先是挑拨关系不假,不过那是在挑拨邓艾与司马昭的关系,而不是钟会和邓艾之间的关系:布置了死士潜伏在邓艾身边,故意行刺不成(当然,就算是真想行刺,成功概率也很低)还没留下活口,令邓艾猜忌是钟会所为(事实上邓艾也真是这么猜忌的),不过随后钟会居然也遭到了死士的暗杀(自然还是姜维和钟会布置的),钟会在此次刺杀事件中比邓艾还要严重,居然受了伤,因此怀疑是邓艾所为(都是在演戏),最后,经过探讨和交流后,两人相互谅解,达成共识:这是司马昭的行为,狡兔死走狗烹啊,不得不反戈一击了。

总之,经过姜维和钟会的设计和离间挑拨之后,邓艾成功的叛离了司马昭阵营(他本就是感念司马懿与司马师,对司马昭是无爱的):反正已经无法被领导容纳,索性就玩一把大的,为邓氏家族和子孙后代谋求更大利益。

总之,经过三方交涉,决定,结成统一战线,初步规划如下:未来,由钟会和姜维提供支援并且抵挡住魏国方面有可能的阻挠和破坏,保证邓艾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率军顺流而下直取东吴,灭掉或者重创东吴后,邓艾就成为江东之主,届时再整顿兵马对寿春一带形成威胁,吸引魏军主力转移到南线后,钟会就率领大军出汉中,姜维再出陇西,二人配合作战,助力钟会占据北方,最后一步,姜维拥戴事先逃到巴东的刘谌为帝,实现复国大业,再现三足鼎立局面——至于谁能完成天下一统,那就交给子孙后代去做吧。

这个部分的计划是姜维能拿出来吸引、展示出来给钟会邓艾二人的部分,最关键的是隐藏起来的真正意图:诱惑邓艾第一时间南下攻打东吴,将其精力牵制在江东。其实在原时空当中,邓艾也有了下江东的企图,所以,灭蜀后便向司马昭提出了灭吴的具体措施:“留陇右兵20000人,巴蜀兵20000人,煮盐炼铁,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事宜。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东吴一定归顺。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眼下最主要的就是要厚待刘禅,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如果将刘禅送到洛阳,东吴会认为这是软禁流放,对劝他们归附不利。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可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不得不说,邓艾的这一套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手段是很高明的,但也是其取死之道,一人鲸吞吴蜀,这样的伟业司马昭会任由他一人完成?擅自安排刘禅的人生走向,擅自承制拜官,这又置司马昭于何地?

邓艾出兵后,再想法挑拨司马昭与钟会的关系(这个其实不用怎么挑拨,直接利用就完了,什么都不做,司马昭也会出手的),消耗二者的力量,最后,暗中积蓄力量的自己,将精疲力竭的钟、邓二人风卷残云一般消灭,完成复国壮举,届时吴国重创,魏国元气大伤,蜀汉也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这是姜维的A计划,一开始进展极为顺利,但是,由于中途出现了罗宪在广都把水搅浑的变数,在不知道罗宪所为的前提下,姜维再度脑洞大开,修改成了B计划:养寇自重,利用罗宪这颗钉子,不断消耗掉钟会的力量,令其不得不提前和司马昭对决,然后在邓艾还在和东吴方面撕逼的时候,找准时机将钟会和司马昭排挤出益州,最后,复国。

这个B计划因为是临时起意的应变修改,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司马昭出兵的时间自己做不了主,司马昭出兵后,钟会的下属人心背离,不堪一击等等,尤其是自己复国的时机火候要拿捏好,不然很容易引火烧身。

后来好了,因为知道了罗宪的存在,所以,不怕累的姜维就又修改成了C计划:诈败,将被分散瓦解的蜀军暗中集中在罗宪那里,力量此消彼长后,逼迫乱了方寸的钟会(内有罗宪,外有司马昭)请求邓艾回援成都,然后,启动糜武这个双面卧底,联络陆抗,在后面发动反击,截杀邓艾(如若邓艾着急回师的话,必然会选择更为方便快捷的水路,这样,陆抗就能建立优势,扳回一局),正所谓唇亡齿寒,为了解救邓艾,钟会也一定会去支援,这样,不管是与吴军合击邓艾,偷袭钟会,还是趁乱攻击空虚的成都,力量已经暗中壮大起来的罗宪,都是很有把握的。

现在好了,姜维的脑洞都开到这个程度了,钟会也已经点头要让邓艾回来了,结果,一封公文送到,说是司马昭称王,结果,钟会从中推导出了其命不久矣的结论,不着急灭掉罗宪,不着急召集邓艾回师了。

那岂不是功败垂成?

不可!就差这最后一步了!我姜维一定要促成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