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尊重的就是医师们的物质待遇。
我们鼓励这个时代出现英雄,出现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者,但是,不代表对于他们,只有一句空洞的口号,物质待遇,必须匹配上,所以,当医师们踏上征程的时候,王迪就已经把他们的工资薪水给翻番了,还承诺,各级政府中,所有的医馆将正式成为有编制的“事业单位”,疫情期间的工资待遇之后依旧保留,并且,所有医馆的编制也随之翻番,只要能够拿到行医资格,都将在医馆之中有一席之地(编制数额扩大,行医资格考核严格程度并没有下降),如果不幸在此次疫情中牺牲,将一次性发放十倍工资的抚恤金,家属中,老人赡养,孩子直接进入医馆学习,一些费用政府负责,当然,如果有其他家属的未来保障不同需求和想法,也可以一并提出来,只要合理,尽量给予满足。
拜多年以来的口碑,王迪说话还是很有可信度的,所以,这两大“天条”祭出来,所有的医师们都是鼓足了干劲——当然,因为各种待遇刺激而工作积极性提高,无损他们的伟大。
因为,这活,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除了很多人纯属是无药可治之外(医师们所谓的巡查问诊,除了筛查之外,也只能起到一个心理慰藉作用了,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患者传染,自身也加入到与死神搏斗的行列当中……
即便做了种种的保护措施,但是,此次疫情波及面实在是太广,所以,还是在投入工作后的前两个月当中,有2000多名医师退出了一线阵地,其中,不幸身亡者达到了800人之多。
也正因此,渐渐地,人们,改变了对医师的看法(偏见),甚至,很多商人,自发的掏腰包去犒赏,很多文人,也开始歌颂起这些平凡的英雄来……
难道还有意外的收获?除了物质待遇之外,医师们还将收获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拥有的荣誉和社会地位?顺便,民间慈善机构也有了点苗头啊。
王迪不敢做此奢求,他只希望,世人对医师,对医师这个职业,能够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并且,尽量的把这种尊重和理解,在疫情之后,多维持一段时间吧。
至于这慈善机构嘛……
据《周礼·地官》记载,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职中,设立地官司徒,助其教化国民,安定天下。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六项措施,即“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不过呢,这是官方的慈善机构。
民间的慈善机构呢,主要特点是,个人行为(有钱人,有社会地位的人)、手段单一(大灾之年,施舍粥食,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宗教行为(尤其是以后佛教兴起之后)、特殊时期大规模出现(疫病多发期和大灾之年)。
看着世家在内的有钱有权有地位人士的热心之举,王迪准备趁热打铁,在疫情过后,把这个东西做大做强,做成常态化——太平岁月就没有需要救助的人了?这也可以算作是官方力有不逮的一个有力补充了吧?
当你们付出金钱后,政府也会相应的给予荣誉方面的奖励,让你们知道,能够传家的,不光有诗书,有财富和权势,还有情怀和理想,更是通过此举,宣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职业,只要你做到了极致,就是可以称为伟大和高尚——以此瓦解士农工商这样的传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