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觉得,在之前大宋的朝堂上有太多敢说的臣子,但是忠心却少很多。甚至可以说多数臣子对自己这个皇帝根本就不忠心,一张口就是百姓就是大宋江山。说这些有什么意义?你们首先是朕的臣子,然后才能说其他的。不做朕的臣子,你们什么都不是,你们跟街旁挑粪的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臣子们都能像这个总督这样,忠心且敢言,那他就高兴了。不过自从换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之后,现在这些臣子基本上就都是这样的人。帝王看着这些臣子,心情也渐渐好了很多,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每次开朝会都会被那些不忠心的敢言者给搞的心情很差。
回到眼前的奏折。
接着后面总督大人写的东西,就让陛下眼前一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督大人说,若要对大将军动手,不一定非要从他本人开始。虽然大将军本人对北军的掌控力是独一无二的,北军最听的只有大将军的话,恐怕除此之外,就算是兵部尚书枢密使说话都不好使。
况且大将军声名太盛,如果动他的话百姓们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这点上也是臣在前面说过的。大将军非常善于利用舆论利用百姓的愚昧心态,让百姓们相信他是最厉害的最合适的大将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造成时间长了之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话说回来。
虽然大将军一言堂,但臣以为,我们可以从先剪除他的羽翼开始。
所谓大将军一个人再厉害,他要想调动整个北军,在北军中呼风唤雨,肯定有很多得力的手下。比如说副将,比如说三军总兵,这些人虽然能力没有多强,但如同大将军的左膀右臂。大将军这个脑袋每次要调动士兵,也就是手指的时候,首先就要动用胳膊才行啊。
而我们就可以先从胳膊开始。把他的左膀右臂处理掉。
这个过程是百姓们不会在意也无法在意的。百姓们知道李戎生,但肯定不知道那些个副将校尉。这个动作就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当我们把大将军的左膀右臂全部剪除之后,大将军就再也无法做到如臂使指的指挥北军将士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搭配一些风闻奏事的关于大将军的一些流言之类的。这也是必不可缺的。
如此一来,我们再去对大将军动手,或者甚至大将军自己就会上-书请辞了。
这样我们的风险就在慢慢变小,直到最后就算大将军不请辞也不行了,没了权力的大将军也不是笨人,他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帝王看到这样,拍手赞道,如此良臣,我怎能今日才知晓,来人呐,把江南道总督的履历拿来我看看。是谁推荐的我要好好奖赏,哦?原来是丞相大人,哈哈。
接着看下去。
陛下,大将军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整个天下都有目共睹,但是为了大宋的未来,我们不能真的让北军变成他李戎生的李家军。北军应该、也只能是大宋的北军,而不是任何人的北军。
所以尽管臣对大将军本人非常佩服,但臣坚定的认为,大将军是一定要撤掉,不仅要撤掉他李戎生,还要在将来防止同样的人同样的情况出现。让北军真正掌握在兵部和枢密院手中,才是长久之计,才是有利于大宋良好发展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