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不要欺负我是老实人 > 第四十四章 床 不 平

第四十四章 床 不 平

元宝毕竟还是孩子,尤其是这三个多月,没了大地暴熊,听不到如意姐姐的声音,孤独感有时会像山一样沉重,压的元宝喘不过气,所以元宝格外珍惜森林里认识的朋友,还有小猴。元宝也生出过把小猴带进山谷的念头,就是在那时候,元宝从望着山谷的小猴眼中,看到了那么真实的恐惧。小猴“吱吱”的冲元宝叫了好长时间,元宝才明白,小猴竟然知道山谷里有如意存在。为安慰小猴,元宝不止一次告诉小猴,如意姐姐现在病了,病的很严重,小猴这才对山谷方向渐渐的没有之前那么畏惧了,但小猴一直没有胆量和元宝下到山谷里。

元宝惊喜的恍然了,惊喜的是他的意念真的可以传递给小猴,而且是在元宝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不止一次做到了,之前在小猴面前提到如意姐姐全都是无心的,也每一次都是脑子里想起如意姐姐才有感而发。恍然的是,难怪小猴敢出现在山谷边和元宝走得这么近,因为它早就接收到了元宝的意念,知道如意生病了,这么久一直没见过如意现身,自然也没功夫理会小猴。

看着还是一脸急相的小猴,元宝不禁哑然失笑,小猴是关心元宝把元宝当朋友看待的,它一定认为元宝是悄悄摸进山谷的,如意一直生病,元宝这么多天才来去自如,可整个幽兰山都知道,这个山谷是不允许鸟兽进入的如意的私有领地,如今如意病好了,元宝不逃命难道还等着如意发怒把元宝赶走么,它们可是见识过如意恐怖的灵魂威势,甚至恐怖都不能完全形容,如意要灭它们,小翅膀都不用动一下。

如意姐姐还需要照顾,元宝自然无法和小猴往森林深处去逃命。看上去很精明的小猴怎么就没有看明白,元宝说如意姐姐病好了的时候,满脸满眼尽是喜悦呢?元宝非常想不通,也暗自为如意姐姐鸣不平。如意姐姐虽然有些任性刁蛮不讲理,而且还经常欺负大地暴熊,但如意姐姐不仅对元宝好,对大地暴熊也是很关心的,如意姐姐所有任性的冲动,都只能算是孩子的玩闹,相识这么多天,元宝可以证明,如意姐姐不仅没有坏心眼,连坏事都没有做过一件,小猴为什么要那么惧怕如意姐姐呢?

元宝把自己的想法以意念的方式传递给小猴,小猴明显接收到了元宝意念的内容,拉扯元宝的动作都停下了,但口中的叫声并没有停止,还用小爪子向山谷里指了指,像是在说如意,向元宝证明什么,可惜元宝的善意小猴不接受,而它更是不能说服元宝。

小猴发现元宝并不想进森林,不高兴的神情中带出一丝愤怒,元宝的冥顽不灵让它很失望,不再冲元宝“吱吱”叫,抓住元宝衣服的两只小爪子都有些心灰意冷地一点点松开了,之后头也不回地蹿进森林里。认识小猴近三个月,这还是头一回小猴主动离开,看着小猴黯然的身影,元宝心中沉重了几分,感觉怪怪的,过了好一会儿,才转移开依依不舍却早已不见小猴身影的目光,不知明天或后天小猴还会不会出现?

双脚感受了一下坚实的地面,深深吸了一口气,向山谷下面冲了下去。下山用去的时间已经可以比上山的时间短了,脚下收放自如,身体灵活得像小猴一样,每一次跳跃都极其有度,用的力量也比上山时少了许多。仅仅几十次喘息时间,元宝已经稳稳当当地下到山谷里,距离山洞不是很远的地方。

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如意姐姐应该还安稳的在山洞里睡觉。向山洞扫过一眼,元宝的目光重新投向山谷上面的山坡。身体在蓄力,脚尖在地上用力一点,身体立刻欲飞一样腾空而起蹿了出去,目标还是山谷这一侧的山坡。元宝这三个多月里,每天午后直到天黑的那段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一次一次忍着孤独和疲惫,克服一切艰辛爬上山谷,再一次又一次的消磨着心中越来越淡的恐惧,不厌其烦地从山谷上面冲下来。这种反复没有太多花样其实是很枯燥的,因为要担负起保护如意姐姐的责任,在想要成为强者的强烈欲望推动之下,因为暂时还没有比这更好的训练自己的方法,这样的枯燥三个多月了,元宝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进步,也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天已经黑透,元宝才争分夺秒的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不失信于自己地完成了下午的训练任务,仰头看了一眼天空已在放出微弱光芒的点点繁星,虽然时间比昨天晚了不少,身上的疲惫倒是没觉有多么沉重,大概是因为如意姐姐清醒过来而心情好的缘故,元宝还主动跑到河边把自己清洗干净,之后才跑回山洞。

才进山洞,元宝就听到从山洞里传出隐隐约约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在这山谷里还没有谁有胆量敢主动来招惹如意,小猴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即使在如意生病的时候都不例外,可这声音听上去又很不正常,元宝下意识地加快了脚下的速度。

如意正在床上打滚儿,不是在很小的区域里,似睡不着觉那样的翻来覆去,而是在长和宽都超过两米的石床上,从一头滚到另一头,之后再滚回来。悉悉索索的声音正是如意的身体在松软兽皮上不断打滚儿发出的。

“如意姐姐你在干什么,这样很好玩么?”

“元宝你干什么去啦?怎么这么久才回来?你忘了姐姐还飞不起来,需要你陪着么?姐姐,姐姐刚才从床上掉下去了,一定是这破烂床不平,快来和姐姐一起把这破烂床压压平,看它还敢不敢让姐姐从床上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