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贩的婆娘又惊又喜:“是刚才那位客官!他把咱们的筷子都拿走了,我过来补筷子,就发现咱的筷子筒下面有东西!”
小摊贩连忙往季昌明离开的方向看去,却已经不见人影了。
夫妻两个拿着银角子,欣喜不已。
虽不多,但也是他们挖菜买肉洗菜切菜和馅儿包馄饨是摆摊几个晚上的辛苦钱了。
“真是好人啊……”
……
离开馄饨摊的季昌明脚步匆匆,去了无人的暗巷。
再出来的时候,手上已经空空如也。
但季昌明脸上还有些尴尬——四十升的背包真的是太小了。
几斤馒头包子炊饼放进去,就只剩一点点空间了。
但他想买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罢了,先买上,搞个背篓。
要是还装不下,就分一些包子馒头给季三先生他们,图个交情,也减轻一下自己的空间负担。
季昌明沿路逛下去,挑着杂货铺子买了些能用得上的小玩意儿。
比如真正的针线,还有香胰子——用猪胰腺和豆粉、香料做的肥皂。
顺便买了一辆独轮车,并两个大箩筐,替换身上的简易藤编箩筐。
马车牛车那些别想了。
长板车也不轻省,人力拉能累死。
还是独轮车方便。
虽只有一个轮子,但跟两个车把之间还有一根木腿。
停下来的时候木腿跟轮子就能把车给支起来,东西不会滑落。
季昌明心道大玩意儿官兵未必允许,但这一个小小的独轮车,总是能够通融的。
又买了一口铁锅,一大一小两个陶罐。
铁制品不便宜,独轮车也算是半个大件,季昌明就顺手在这里破开了一片金叶子。
找回了几两碎银子并铜板若干。
要说最棒的,还是买到了用牛皮和猪尿泡做的水囊。
要么说季昌明能屈能伸呢,面对这水囊,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能省力气,能光明正大地喝藏在空间里的水,比什么都有用。
而且古人之所以能用这个做水囊,那技术已经不错了,完全看不出来,也没有什么味道。
季昌明一口气买了三十个,人家算他一百五十文一个,总共四两半银子。
他们先前只跟流放队伍里的一个长工换了个竹筒盛水。
但竹筒又硬又重,盖子也不严实,必须保持竖直平稳才能盛水。
很不方便带。
现在好了,有了水囊,随便塞上塞子往箩筐里一丢就行了。
这是流放队伍上的硬通货。
比食物还珍贵。
食物能从山林野地河流里获取,唯独这水难弄。
晚上驻扎的地方未必有河流。
有了河流又没有合适的盛水装备。
偏偏七八月的日头最为毒辣。
水囊的重要程度不必多言。
最后季昌明还买了打火石跟一些便宜的粗布,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匆忙赶回青楼。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两个官兵才满口酒气地出来。
看那模样,应该是爽过了。
季昌明并不对此多有言论。
道德具有时代特性。
不同时代,道德标准不一样。
季昌明对沈慧心的感情很深,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
至于古人到底是三妻四妾,还是一妻多妾,又或者四十无子可纳妾,都跟他没有关系。